據airforce-technology網站2017年2月13日刊文,2016年10月,Kratos防務與安全解決方案公司獲得了美國國防創新試驗機構一份1260萬美元開發支持第四代、第五代戰斗機的高速無人機合同,提供全自主或半自主的空中支援。簡言之,利用一種擁有先進戰術機動性的僚機能力,將使戰斗機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性能水平。
經過隨后數次飛行試驗后,Kratos公司已得到的結論表明,一種類似于戰斗機性能的低成本、無人駕駛飛機已確定擁有什么能力——通過半自主任務模式以及自主編隊/僚機模式與有人戰斗機/戰術飛機協同地作戰,其中機載傳感器將成為一種力量倍增器以及在發展路線圖第二階段中無人僚機的性能。該發展路線圖旨在為作戰人員提供一套經濟可承受、有效和高附加價值的工具包,解決并鑒別美國武裝部隊未來的需求。
·發展路線圖
在美國國防部的愿景清單中,在高敵對環境中實現有人機與無人機之間協同作戰的思想已有相當一段時間。2011年,即總統預算首次提出比有人機更大的無人機(RPA)投資的同一年,美國空軍科學顧問委員會在其“非常規戰爭下的下一代無人機戰”報告中發現,對RPA看上去永無止境的需求已造成了空軍的“人員配置瓶頸”;盡管在過去十年中RPA在作用距離、精確度和隱身性方面的進步導致UAS在多個作戰角色和日益增大敵對環境中的使用增加,但尚存在一些阻礙其部署進一步擴大的挑戰,包括缺乏共用地面站、與民用和海外空域的融合不能令人滿意以及其通信及指揮和控制數據鏈中存在缺陷。
這些問題現正通過國防部中各個不同部門的一些項目進行解決。2015年7月,美國空軍在其《自主地平線》報告中提出,未來的RPA將能夠自主地施行許多功能,這使它們能夠在對于人類高風險級別的領域中作業:由于干擾或其他干涉效應,數據鏈用于直接控制是不可靠的;有人和智能無人系統組成的密切協作的團隊將使有人飛機免去某些功能,或大幅提高其有效載荷的功能。
Kratos公司開展的工作均將利用其無人測試平臺(UTAP-22無人機)來實施,很可能有助于將許多上述進程集成在一起。
·最新的進展
美國陸軍現已在有人/無人機協作團隊的發展方向上向前更進了一步。2015年3月陸軍創立了首個有人/無人機機構,將第一裝甲師戰斗航空旅中的第1/501航空營改編成第六騎兵團的第三騎兵中隊。該新部門現已被改裝成一支重型攻擊偵察中隊,配備了AH-64“阿帕奇·長弓”直升機和一種裝備新型戰術通用數據鏈的RQ-7Bv2“影子”無人機。
該舉動是陸軍多年來開展規劃、研發、試驗和生產的頂峰,并標志著跨不同部門、煙囪執行方式任務的結束(一方擁有有人機資產,一方擁有無人機資產)?,F在一個機構同時擁有兩種資產,可以有機地管理這兩種資產,利用 “阿帕奇”有人機飛行員和“影子”無人機地面操作員兩方面的優勢。
陸軍成功創立“阿帕奇”飛機和“影子”無人機的有人/無人機協作團隊的關鍵因素在于L-3通信公司研制成功的一種新數據鏈——國際有人-無人機協作團隊(MUMTi)機載數據鏈系統,它克服外場飛機之間所使用數據鏈的不兼容問題,將上述旋轉UAS的接收組件與一種空-空/空-地組件配對,提供可互操作性、快速互連性和一條高速通信主干網,增強有人機、UAS和地面士兵之間的操作;它允許“阿帕奇”飛行員控制UAS上的傳感器和武器系統,同時還允許直升機飛行員觀看和監視由UAS有效載荷截獲的上傳數據。
對在集群或協作團隊方式下有人-無人機協同作戰的完善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它依賴于從指揮和控制數據鏈到共用地面系統等許多領域中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隨著這些領域正在取得持續不斷的進步,人們將越來越有可能看到:在高敵對環境下的作戰飛機未來將是由擁有力量倍增效應的無人系統提供支持的有人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