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面臨諸多技術難題,“獵鷹”計劃的進度有所推遲,研制經費也捉襟見肘。為此,DARPA決定不再實施HTV-3驗證機的試飛工作,轉而提出直接設計和研制一架有動力的HTV-3X驗證機,承擔起氣動性能、熱防護系統 和組合循環推進技術的驗證任務。于是,工程師們草擬了HTV-3X驗證機的一些概念方案,其大致的設計特點開始初露端倪。
為了獲得更加充分的投資和相對寬裕的時間,DARPA將HTV-3X驗證機單獨立項為“黑燕”項目,美國國防部設想,“黑燕”的主要任務是在美國總統下達命令后4小時內,實施情報、監視和偵察或攻擊等任務,而且要確保人會被發現。的確,就目前的防御技術來看,該機借助于飛行速度和高度的絕對優勢,在作戰使用中令對手難以匹敵。據時任美國空軍首席科學家馬克•劉易斯介紹,“黑燕”實際上是一種在大氣層內飛行的高超聲速飛機,并不具備全球戰區或者在戰區內的基地起飛,或許還需要空中加油,但是也面臨一個相當大的挑戰。據介紹,HTV-3X驗證機的總體尺寸小于一架戰斗機,大約相當于D-21無人偵察機。至于作戰型“黑燕”飛機,盡管尚未確定載荷能力、外形尺寸和飛行速度,但是劉易斯胸有成竹地表示,目前已經有一個基本的參數設計。
“黑燕”高超聲速飛機的設計方案突然公之于眾,頓時引發了航空界的高度關注。值得注意的是,DARPA有關人士在2008年4月28日舉行的AIAA第15屆空間飛機、高超聲速系統 與技術國際會議上介紹,HTV-3X驗證機將不會采用純粹的乘波外形布局,而是一種更加細長的構型,以改善在跨聲速飛行時的性能。這一最新信息與外界普遍認為的設計方案有所不同,進一步證實了DARPA在當時公開的相像圖,與一段視頻內容基本吻合。
HTV-3X的總體構型與傳說中的“極光”概念幾乎是一脈相承,二者之間的細微差異主要是超燃沖壓發動機在截面形態和燃料方面的不同所決定,充分體現了美國在高超聲速技術所取得的顯著進展。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