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也在實施一項“高速渦輪發動機驗證”(HiSTED)計劃,希望研制出一種以TBCC方式工作、能使飛行器速度達到馬赫數4的小型渦輪噴氣發動機,但一直難以達到預期目標??梢姡隈R赫數4下正常工作的渦輪噴氣發動機成為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點。面對媒體,臭鼬工廠對于跨越“推力鴻溝”的具體方法三緘其口,避而不談。
然而,近年來臭鼬工廠與一些推進技術領域的知名公司之間的密切合作,還是透露出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十年前,臭鼬工廠根據RATTLRS項目的需要,曾經與羅羅公司下屬的北美先進技術公司聯手,力求發展出一種彈用渦輪噴氣發動機,無需加力燃燒室就可以將導彈的巡航速度推進到馬赫數3.0以上。從數年前公開展出的樣機來看,這種新型發動機具有性能出眾和使用靈活的特點。
七年前,臭鼬工廠又與羅羅克達因公司攜手,深入研究TBCC推進系統正常工作所需解決的一些關鍵問題。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航空噴氣公司在2013年初正式收購羅克達因公司后,開始參與相關研究工作。此前該公司曾經提出過一種增強型火箭引射式沖壓發動機的技術方案,將其作為第三臺發動機,起到無縫銜接超燃沖壓發動機接力速度的作用。
最終,兩家公司實現了一個設計突破,通過修改沖壓發動機的局部設計來降低起動速度,以適應一個更低的接力速度,這樣就可以直接利用類似F100/110一級的現役戰斗機發動機作為初始動力。這是讓高超聲速飛行器能夠在近期投入實際使用的關鍵措施,并具備可接受的成本。
截至目前,臭鼬工廠并未發明任何新技術,而是充分利用了現有技術加以集成。最新報道表明,臭鼬工廠還通過各種措施來提高現役渦輪噴氣發動機的推力。其中包括各種預冷卻方法,即向壓氣機內噴射大量冷卻液來提高性能。其他增加發動機推力的思路包括“超級燃燒室”(hyperburner),那一種加力裝置,在推進系統起動時作為加力燃燒室,隨著馬赫數的逐漸增加,在過渡階段則是作為沖壓發動機。
雖然提議的推力增加原理的相關細節仍然處于保密狀態,但成功地實現模式轉換的大部分設計集中于進氣道。近年來,研制人員利用FaCET計劃取得的成果,通過采用一體化設計,讓小型高馬赫數渦輪噴氣發動機與雙模式沖壓/超燃沖壓發動機共享一個軸對稱進氣道和一個尾噴管,通過調整進口面積和出品面積來滿足兩種發動機的熱力循環要求,保持二者的增壓系統都能穩定工作,從而證明了可以讓TBCC推進系統步入實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