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沃老師是湖南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協會會長兼湖南省農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聯盟主席,而湖南的統防統治和植保飛防是全國做的最好的省份,目前,飛防除草應用面積超過了200萬畝次,先后解決了藥劑蒸發快、沉降慢、漂移大、不耐雨水沖刷、容易導致藥害等問題,將丙草胺、氰氟草酯、雙草醚、五氟磺草胺、滅草松、吡嘧磺隆、芐嘧磺隆等除草劑應用于水稻飛防除草。隨著飛防除草劑這一世界技術難題的攻克成果,湖南實現了水稻全程植保飛防作業,為植保無人機的推廣應用拓展了市場空間,為植保無人機飛防服務組織拓展了盈利空間。
湖南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協會自2015年起在全國率先成建制組建植保無人機飛防大隊以來,已經授編授牌6個無人機飛防大隊。協會已經完成考核考評,決定在3月底召開的"全國植保飛防經驗交流暨水稻全程飛防成果發布會"為新編的8個無人機飛防大隊和2個直升機飛防大隊授牌授旗。
目前,湖南植保無人機的擁有量已經突破1000架。隨著植保無人機進入農機補貼政策的落地實施,今年將進入快速發展期。所以就飛防如何產生經濟效益,本刊記者采訪了汪會長,分享湖南地區的先進經驗。
降低成本
記:無人機行業剛剛興起,發展比較粗放,沒有比較成熟的模式,如何建立一套比較科學的模式,降低運營成本!
汪:植保飛防是一個新生事物,目前還處在起步發展階段,必須建立科學的管理與運行模式。我一直主張植保飛防必須實現人(管理者、飛手)—機(植保無人機)—劑(藥劑、助劑)—技(解決方案)的深度融合,通過協調發展降低運營成本。
記:飛防企業如何建立合理的薪酬機制,吸引更多人才加入飛防事業?
汪:關于薪酬機制問題,我建議采取底薪+提成的模式,將參與飛防事業的人員報酬增加與飛防效益、飛防效果直接掛鉤。
記:企業如何解讀財政補貼政策、獲取財政補貼,生產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服務企業降低購機成本。您覺得還有哪些降低成本方面的需要補充?
汪:獲得國家財政補貼是一個新行業發展的有利措施,植保無人機作為一個新興行業應該得到國家政策、資金等方面的必要扶持。但獲得國家財政補貼不是目標,如果一個企業只盯在依賴國家扶持,是永遠做不大的。生產企業應該通過技術進步、管理優化等,實現植保無人機產業化、規模化生產,不斷降低生產成本,使植保無人機讓大家買得起、用得起、放得心。服務企業可以通過集團采購、招標采購等方式降低采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