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正研制隱身無人機,力爭成為世界頂級制造商)
無人機行業“國家隊”正在入場。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 cn)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以下簡稱“航天科工三院”)無人機技術研究所獲悉,該研究所正在開展隱身無人機、太陽能無人機研制和新概念無人機技術探索。
航天科工三院無人機技術研究所副總師楊曉華告訴澎湃新聞,隨著高隱身、長航時飛行、大載重起飛、低成本使用、多用途通用等技術推廣應用,無人機在高分辨率偵察、遠程精確打擊、網絡攻防、探潛反潛、制空壓制等武器裝備領域將凸顯優勢,逐步成為信息化戰爭武器裝備的“主角”,軍用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航天科工三院”研制的無人機系列產品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魏毅寅此前也對《中國日報》透露,該集團目前正在開發長續航能力的隱形無人機與近空間無人機,力爭成為世界頂級無人機制造商與相關服務供應商。他說:“世界武器形勢正在發生巨大改變,無人機能進行高分辨率偵察、遠距離精確打擊、反潛和空中打擊任務,已成為現代戰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中國日報》稱,目前國際市場上最流行的中國制造無人機是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制造的“彩虹”系列與中國航天工業集團生產的“翼龍”系列。“彩虹”系列無人機目前已出口至10余個國家,而“翼龍2”型無人機上周完成首航后立即為中國贏得史上最大無人機出口訂單。
報道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目前向市場供應WJ-500、WJ-600和WJ-600A/D軍用無人機。該集團目前還在開發適用于20公里至100公里近空間區域的無人飛行器。
此前,在航天科工三院“完善飛航導彈核心體系,拓展無人機等領域”發展思路的指引下,航天三院無人機技術研究所已研制中高空高速無人機、隱身高速靶機等產品。并在中程無人機總體技術、高速察打一體技術、自主起降技術、小型高性能航空發動機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了自有核心技術。
航天科工三院無人機技術研究所表示,將打造無人信息系統裝備、通用高速帶飛與靶目標系統、民用無人機、先進通航裝備配套等四個“無人機+”新型產業板塊。
據航天科工三院無人機技術研究所方面介紹,“十三五” (2016年-2020年)期間,“無人信息系統裝備”板塊將重點完成隱身無人機關鍵技術研究,完成高速察打一體無人機研制,構建較為完整的高速無人機技術體系。“通用高速帶飛與靶目標系統”板塊計劃完成多用途高隱身靶機/彈、低成本靶機/彈的研制。“民用無人機行業”板塊將重點完成太陽能無人機和臨近空間無人機技術研發,構建臨近空間無人機裝備體系。“先進通航裝備配套”板塊將面向通用航空產業和警用、電力、海洋和測繪等行業領域,配套研發慣性導航、小型航空發動機、數據鏈、以及訓練保障設備。
航天科工三院無人機技術研究所預計,到“十三五”末,四個“無人機+”新型產業板塊的總經濟規模超過10億元。
無人機產業化已經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
航天科工三院無人機技術研究所制定了未來10年的“小目標”:實現四大板塊產品和技術國內一流,形成穩定的無人機產業格局;國內市場覆蓋軍用、民用和軍貿市場,市場份額達前三名,以“一帶一路”為契機實現無人機產業向海外市場延伸。
航天科工三院無人機技術研究所是中國航天科工三院無人機總體技術研究單位,主要從事中高端無人機領域的發展戰略研究、產品譜系和技術發展規劃。研究所現有總體、結構、飛行品質與控制、綜合航電與測控等諸多專業技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