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看無人機如何操縱——
千里之外“人劍合一”
千里之外“人劍合一”

■空軍某部無人機飛行員 陳永超
“聽說,你小子現在坐在空調房里,動動手指就把活干了?”以前一起飛的戰友一見面,笑著擂我一拳:“是不是就和打游戲一樣?”
面對這一連串問題,我只能“呵呵”了。
無人機飛行員陳永超。
我,是一名空軍飛行員,確切地說,是一名穿飛行服卻不戴飛行頭盔的無人機飛行員,操縱的是全軍首款察打一體無人機,攻擊-1型。它實現了飛行中“發現即打擊”,航時長、成本低、可持久對地偵察和火力打擊,為空軍在近地支援等作戰領域賦予了全新的能力。
6年前,我駕著戰鷹升空,眼鏡蛇、俯沖、橫滾、躍升……殺敵于九天之上;如今,我馭“龍”千里之外,與我的無人機心神相牽,偵察、打擊、評估……制敵于方艙之內。
改裝以來,我和戰友們操縱無人機完成了多次全軍重大演訓任務,并常態化擔負戰備值班。2015年7月,新疆皮山縣發生6.5級地震,兄弟部隊的同型無人機緊急起飛,及時傳回了災區的信息。作為受閱裝備,它也首次參加了抗戰勝利日閱兵。
如果說,劍術的最高境界是“人劍合一”,那么無人機飛行員的最高境界就是“人機合一”。
走進地面方艙,熟悉的場景撲面而來:航空座椅前,顯示屏與操作臺靜靜等待著我。不同的是,無人機翱翔千里之外,前視攝像頭和偵察設備,實時回傳視頻圖像。面前四個顯示屏上,不斷更新著200多組參數,我通過這些數據在腦海中感知它的空中姿態,就如同身處飛機之上。
無人機飛行并不是一個飛行員的單打獨斗,而是幾個席位操作員攥指成拳、形成合力。通常我和戰友多人一機。換班的時候,下一個飛行員會提前進行適應,確保銜接完好。
無人機飛行可是個細致活,往往需要兩倍于飛行的時間來準備,以確保任務執行的完好度。組訓則更像一條閉合鏈路,環環相扣,鏈路上的每一名官兵都是關鍵的節點。飛行前,機務官兵要調試設備、打通鏈路;地勤官兵要和飛行員進行任務協同和模擬飛行;飛行中,地勤官兵完成鏈路監控和情報收集,配合我們共同完成任務。
就像沒有升到過云層之上的人,無法想象出更多的詞去形容翱翔天際的鷹隼一樣,當你真正成為一名飛行員,你就會知道,天空遠沒有兒時夢想中那么美好。無人機飛行員更是。就像電影《善意的殺戮》中講的一樣,雖然不用短兵相接,但看著有生命的目標在顯示屏中消失,真的是對內心的極大考驗。殘酷的考驗要求我們的內心格外強大。
大漠黃昏遲。不遠處的機庫旁,夕陽下的戰鷹靜靜佇立。我的無人機在飛,就是我在飛。
人劍合一,只為以戈止武。(姚春明、胡爾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