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0日,美國軍事國防雜志Defense Update官網刊文,對美國空軍的有人-無人戰斗機編隊自主打擊項目進行了分析。文章指出,該項目已經完成了有人-無人戰斗機的一系列編隊飛行驗證和模擬作戰計劃的第二次驗證,其被定名為“詭騙麗影II”(Have Raider II),由此,該項目進入了新的里程。文章的主要觀點和內容如下:
1.“詭騙麗影II”(Have Raider II)驗證
(1)此次驗證包括三個主要驗證目標:
- 基于任務優先級和可用資源的自主規劃能力并執行空對地打擊任務。
- 在實施空對地打擊任務期間對威脅環境變化的動態響應能力,同時自動管理能力故障、路線偏差和通信丟失的意外情況。
- 美國空軍“開放式任務系統”(OMS)軟件集成環境的全一致性。OMS可快速進行多供應商軟件組件集成,它將使空軍在開發和應用前沿自主能力方面具備最大程度的靈活性。
(2)驗證采用實驗用F-16飛機扮演一種無人作戰飛機(UCAV)的替代角色,由其自主地對空-地打擊任務的動態威脅環境做出反應。驗證團隊擴展了自主技術的邊界,通過將一架具有全作戰能力的F-16置于復雜性不斷提升的環境中,來驗證系統適應快速變化作戰環境的能力。這是實現未來忠誠僚機技術開發和作戰轉型計劃的關鍵環節。
(3)此次驗證聯合團隊包括:洛馬臭鼬工作室,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美國空軍試飛員學校和卡爾斯潘公司(Calspan)公司。
(4)此次驗證有人-無人打擊任務所需的技術成熟度一個重要里程,不僅驗證了無人作戰飛機如何按照規劃執行任務,而且還能夠反映和適應不可預見障礙。
(5)此次驗證為期兩周,在加利福尼亞愛德華空軍基地的試飛員學校開展。
2.“詭騙麗影I”(Have Raider I)驗證
美國空軍的該項目第一次驗證“詭騙麗影I”,主要是開發先進飛行器控制技術。驗證期間,實驗用F-16自主伴隨有人主機飛行,并執行地面打擊任務,然后在任務完成后再自主重新加入有人主機飛行隊列。這些能力都與洛馬公司的自動防碰撞系統相關聯。
3.美國空軍的忠誠僚機計劃
美國空軍的忠誠僚機計劃通過有人駕駛第五代戰機F-22/F-35飛行員預見了UCAV的半自主任務控制技術、手段和程序。他們認為這種平臺在空空和空地場景中都應能適應,并通過攜帶武器飛躍危險性更高的任務區,而可提升有人平臺的生存能力和效用。QF-16無人機靶機被認為是執行這種任務最具成本效益的平臺,但是最終有可能會使用不具隱身能力的第四代戰斗機來折中有人-無人打擊任務方案。除了經過驗證的F-16之外,美空軍還在對其他目標機進行測試,其中某些專門用于攻擊任務,如克瑞拓斯安全防衛(KTOS)公司研制的UTAP-22無人戰斗空中系統。
QF-16
UTAP-22
對于未來的忠誠僚機概念應用,美國空軍正在考慮為每架有人駕駛戰斗機配備幾架無人機。這種飛行將使用專用處理器,這種處理器將能夠根據每個平臺的傳感器來評估作戰場景,并對無人機組的行動過程進行決策。辛辛那提大學正在開發這種系統原型。它采用了被稱為“阿爾法”的人工智能和模糊邏輯技術。
此外,美國空軍計劃在2018年對配置全忠誠無人僚機控制形式的飛機編隊進行試飛,其試驗計劃持續四年,即到2022年。最終,美國空軍計劃將所有前線戰斗機F-35、F-22甚至全新的B-21“突襲者”轟炸機都配置無人僚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