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袁悅
攝影、安全監控、農業播種、災害監控、人員搜救……近年來無人機在空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但也帶來不少麻煩。失控的無人機曾讓操控者和無辜市民受傷,也曾墜落白宮草坪引起不小騷動。
記者近日探訪了紐約新澤西無人機飛行學院,并請學院創始人詹姆斯·巴恩斯解讀美國無人機管理。
第107條管理規則
相對于無人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法律和監管慢半拍。直到2016年6月21日,美國聯邦航空局針對小型民用無人機系統(UAS)推出了首部管理規則,業界俗稱第107條管理規則,標志著小型無人機被首次列入美國領空管理。
新規則從去年8月開始實施,對重量55磅(約25千克)以下的無人機飛行進行約束。聯邦航空局將飛行目的分為娛樂和工作兩種,飛行員和無人機都需要遵守相應的飛行規定。
巴恩斯對此解釋說,工作用途的無人機飛行首先需要駕駛員有飛行執照;此外,飛行器必須保持在視線內,飛行高度不能高于400英尺(約120米);一旦進入機場周邊5英里(約合8千米)范圍內,就必須通知機場塔臺;不能在夜間飛行;不能在人群上空飛行;要遠離緊急情況現場。
以個人娛樂或教育為目的的無人機飛行則無需持照,操作者可以是科學課上的小學生,也可以是希望航拍海灘美景的攝影師。
空域中的“路權”
在飛行執照考試中,無人機操作者都需要了解美國的“空域”概念。美國的空域共分為A、B、C、D、E、G六級,無人機需遵守G級空域規則。
G級空域是非管制空域,在美國一般指其他級別空域外距地面約4400米以下的空間,無雷達覆蓋,沒有管制。
“在空域中,需要考慮軍用飛機、商用飛機、私人飛機、熱氣球,接下來才是無人機。”巴恩斯說。可見,為保障安全,空域中的“路權”優先給了有人駕駛飛行器,無人機基本排在最后。
巴恩斯說,無人機的操作者不應干擾比它大的飛行器的航線,應離開對方航線。
為避免無人機飛入聯邦航空局設定的“禁飛區”,管理部門還在智能手機終端推出了應用程序B4UFLY,無人機操作者可在飛行前查詢空域管制情況。比如紐約,由于機場密布和特朗普大廈上空禁飛,無人機基本無法進入曼哈頓上空。
紐約市也基本無法操作無人機,“因為隨處都有無線網絡信號、高樓、玻璃窗的反射和GPS信號干擾,曼哈頓飛行非常不安全”。
無人機產業蓬勃發展
在巴恩斯的飛行學校,記者不僅看到了無人機發燒友,還有前來測試的經銷商。大家在飛行場地上練習操控各種高難度動作。
高盛集團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稱,娛樂用無人機需求在過去兩年飛速增長,并且仍有巨大空間。
巴恩斯告訴記者,作為新澤西州首家無人機培訓學校的創始人,他的事業發展令人興奮。他不僅對商業無人機飛行員進行培訓,還會教孩子們如何從零開始組裝無人機。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無人機操作員,巴恩斯也對去年航空管理法規的推出感到欣慰。他認為這是邁向完善的無人機管理規則的第一步。
“美國人做事比較慢,因為我們希望在管理的同時,不要因為用力過猛扼殺了這個行業;但反過來說,如果沒有規章這個行業肯定會窒息。所以現在我們要做的是讓規章盡量趕上行業的步伐。”巴恩斯說。他認為,美國無人機管理法規的完善程度也只有一成而已,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