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日起,最大起飛重量為250克以上(含250克)的民用無人機擁有者必須進行實名登記。作為全球消費級無人機企業“領頭羊”,深圳大疆回應稱,在最近成都、重慶發生的無人駕駛飛行器干擾航班運行、威脅航空安全事件中,并無大疆產品涉及。
大疆方面還表示,“我們判斷是有人改裝了航模,加裝了不具備禁飛或者限飛功能的開源飛控,增加了自動飛行能力,有預謀地造成航班干擾事件。更令人擔憂的是,開源飛控可以在市場上輕易購買到,然而這類產品尚未納入監管體系。”
大疆:民用無人機實名登記已成國際慣例
近期以來,成都、重慶等地機場頻發無人駕駛飛行器干擾航班運行、威脅航空安全的惡性事情,將無人機行業推上了風口浪尖。5月16日,中國民航局下發《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要求自2017年6月1日起,最大起飛重量為250克以上(含250克)的民用無人機擁有者必須進行實名登記。8月31日后,民用無人機擁有者如果未按照該規定實施實名登記和粘貼登記標志的,其行為將被視為違反法規的非法行為,其無人機的使用將受影響,監管主管部門將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大疆從不反對監管,恰恰相反,大疆始終積極支持科學有效監管。”大疆相關負責人說,監管不僅是個大趨勢,而且是民心所向,尤其是實名登記制度現在幾乎已成國際慣例。大疆會提醒廣大用戶進行實名登記,盡到告知義務。大疆方面還表示,將遵照民航局要求,認真落實制造商職責,并著手研究如何解決實際操作中面臨的難點。例如,針對《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所述的民用無人機制造商填報無人機購買者姓名和移動電話之條款,制造商在執行中可能會遇到諸多困難,難以滿足相關要求。大疆會就實施細節與民航局保持良好溝通,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支持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近期大疆國內銷量小幅下滑”
大疆統計的數據顯示,去年國內大疆無人機的保有量已達50萬架以上,一年的飛行量為1400萬架次以上。此前,多地機場附近發生“黑飛”事件后,大疆曾懸賞最高100萬元,獎勵提供干擾航班線索的舉報者。
5月23日,大疆舉行了線上媒體溝通會。據媒體報道,大疆公關總監王帆說:“大疆在國內的銷量穩步提升,去年開始占據我們在全球銷量20%左右的份額。最近這段時間,國內銷量的確有小幅度下滑。”大疆相關負責人坦言,眼下是無人機行業在中國國內必須經歷的一個陣痛期、調整期。
“我們愿意在民航管理部門的領導下,將無人機安全管理平臺、無人機偵測設備這些設備部署到全國的機場,消除利用大疆無人機對機場產生的威脅,保障航空安全。”大疆相關負責人表示。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也建議,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無人機管理的行政法規,也就是無人機管理條例,“對于無人機的生產、使用、市場監管、社會監督做出細致的規定。對于破壞民航安全的要負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
南都見習記者 張興旺
新規定的出臺是一個利好消息,將有助于無人機行業可持續發展,可以倒逼行業實現安全與快捷并重,有助于規范和發展并重,希望行業不要抵觸。
———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