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9日電 據日媒報道,日本德島大學研究生院社會產業理工學研究部的副教授三輪昌史的研究室正在推進不僅飛行還可潛水的水空兩用小型無人機的研發。這種無人機有望應用于水壩老化和河底的調查、觀察水中生物等。
據報道,目前的試驗機長寬分別為55厘米、高18厘米,利用市售的無人機制成。讓在空中旋轉的螺旋槳反向旋轉即可潛水。實驗中完成了無人機離開陸地后潛入水池或河流水深約兩米處,隨后浮出水面并起飛。
據悉,研發的起點在十多年前。研究生2年級的本多智貴在三輪的指導下,約3年前開始致力于該項目。三輪在幫助使用檢查水壩湖的水下相機時,感到“帶著相機乘船到檢查地點,再把它沉到水里很不容易”。
他考慮“如果能夠遠程操作直接潛水的話,水下檢查會變得容易”。
報道還稱,目前的課題是實現無人機在水中平穩地平行移動。無人機是通過調整四個螺旋槳的轉速使機體傾斜,從而前后左右移動。但在水中由于浮力作用,平行移動必需的機體傾斜會慢慢消失。
本多提出改善建議稱“希望調整浮力和機體重心的平衡,并使之具備自動調整下潛深度的功能”。三輪認為“如果能下潛至水深10米處就好了”,還在研究搭載耐受海水鹽分等的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