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虹-5無人機
參考消息網7月29日報道 外媒稱,武裝無人機曾經是少數國家的專利,而如今它們成了多達12個國家的軍用武器庫的一部分。在中國宣布將開始銷售和出口其性能最強大的彩虹”-5無人機之后,這個數字勢必將會擴大。
澳大利亞洛伊解讀者網站7月26日報道稱,中國此前曾向沙特、伊拉克、埃及和阿聯酋出售過武裝無人機。商用化生產的“彩虹”-5無人機很可能將被售往由于《美國武器出口管制法》和技術轉讓限制而無法從美國買到此類技術的中東和非洲國家。盡管美國在2015年宣布將向北約主要盟國出售武器化成套裝備,但美國政策規定武器銷售的目的是“提升美國某個……主要的民主伙伴國在確保世界各地和平與穩定方面的能力”,并且存在避免“改變地區基本軍事平衡”的指導原則。
中國則不存在這樣的限制。
報道稱,對于北京來說,武裝無人機只是一筆好生意,而且不只是在某一個方面。按價值計算,中國目前是世界上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后的第三大武器供應國。像武裝無人機這樣的無人飛行器是其武器出口的一個日益重要的組成部分。正如五角大樓的最新報告指出的,這樣的武器轉讓所帶來的好處不只是在財務方面。它們還被用來支持更大范圍的對外政策目標,例如,“確保獲取自然資源和出口市場、提高在東道國精英人士中的政治影響力以及建立在國際論壇上的支持”。
對于其客戶來說,中國的武器比美國的武器更容易獲取和更加廉價。例如,“彩虹”無人機的價格只有美國MQ-9“死神”無人機大約一半。同時,“彩虹”無人機將具備極其致命的打擊力,搭載多達16枚導彈以及先進的偵察能力。
對武裝無人機的需求正在上升。對于美國和其他盟國來說,這項技術長期以來因為可以降低平民傷亡和經濟代價的精確打擊能力而受到珍視。利用機上的偵察工具,無人機對于現場狀況的變化——例如非戰斗人員進入爆炸區域——可以作出靈敏的反應。與傳統的打擊相比,無人機作戰一般對平民構成較小的風險,產生的連帶損失也少一些。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它們為什么受到軍事顧問、政治家和公眾的歡迎。
報道稱,不過,這些武器的擴散也將帶來挑戰。美國《外交》雜志2014年的一篇文章稱,武裝無人機可能增加“在即便是最輕微的挑釁都可能導致戰火的爭議地區發生軍事沖突”的可能性。而當武裝無人機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尤其是在同一個沖突區域中的國家——使用時,這樣的風險只會變本加厲。(編譯/曹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