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場在前期布局過程中,特別需要避免的是“尾流效應”。開發商往往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會希望在有限的土地上安裝盡可能多的風力發電機組,從而獲得盡量多的發電量。這時就需要考慮風力發電機組之間的距離取多少最為合適,而尾流效應是決定風機間距離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當一臺風力發電機組處在上游風力發電機組的尾流區域里運行時,其發電功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功率損失可達30%到40%,同時該風力發電機組的結構疲勞也會受到影響,最終導致使用壽命的降低。
但是,數學公式、風道測試以及計算機建模都無法完全模擬實地各個時段的情況,這個階段無人機就可以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
勘測現場
如成都縱橫團隊使用“CW-20大鵬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為江西省瑞昌市一個風力發電項目做前期勘測,半天時間即完成了45平方公里的1:2000測圖任務。該項目區風能蘊藏量豐富,有效風力出現時間百分率都達到風力發電的標準。任務區域地處山區的山脊地帶,地形非常復雜。不僅整個山體傾斜度超過25度,在地質學上被劃分為高山體地帶,而且飛行高差遠高于一般水平,最大處甚至達到了600米。
利用無人機進行勘測現場地形,在內業人員的輔助下處理成圖,設計人員根據地形圖和當地測風結果,來合理調整發電機之間的距離和安裝角度,確保渦輪機的合理布局,以降低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從而達到減小尾流效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