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機(資料)
自今年5月民航局整理并公布了境內多個機場的限制面保護范圍后,“無人機擾航”事件仍未能杜絕。8月19日上午,一架無人機入侵了長沙黃花機場凈空保護區,導致機場緊急停飛半小時,13趟航班的起降受到影響。
記者了解到,固定翼飛行器可長時間滯空,配合開源飛控系統可輕松遠距離突破禁飛區,而多旋翼飛行器盡管受到禁飛區的限制,但是市場上存在不少無人機加裝模塊,安裝后便可破解禁飛區。
在8月22日大疆舉辦的無人機安全飛行科普活動上,大疆安全技術總監王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希望從法律法規角度,約束這類非法改裝行為。
各地陸續設置飛行器禁飛區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民航局共收到無人機影響航班運行報告44起,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7起,受影響航班790班,較去年同期增加689班。
為加強管理,民航局陸續出臺政策對無人機的使用進行監管。5月16日,民航局下發《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要求自2017年6月1日起,在我國境內最大起飛重量為250克以上(含250克)的民用無人機擁有者必須進行實名登記。
5月16日,民航局匯總整理了首批155個民用機場限制面保護范圍。北京、上海、廣東、四川、重慶、湖北等地相繼出臺管理規定,把機場、黨政機關、軍事基地、交通樞紐等敏感區域設置為“低小慢”飛行器的禁飛區。
目前,技術成熟的消費級無人機都由GPS定位系統導航飛行,正規廠家生產的帶GPS系統的無人機產品一般會設置電子圍欄。
據大疆方面介紹,目前大疆的各類飛行器均應用了禁飛區技術。當飛行器處于禁飛區內時,便無法起飛,也無法從禁飛區外部闖入。根據民航局頒布的文件,大疆在國內兩百余個機場劃設了禁飛區。在各地舉辦國家大型活動時,還應管理部門要求協助劃設臨時禁飛區。
仍有飛機突破限飛區
值得注意的是,玩家自行組裝的固定翼飛行器和航模等,可長時間滯空,配合開源飛控系統依然可輕松遠距離突破機場、軍事基地等禁飛區,而這類飛行器由于沒有實名制,往往很難取證、追究責任。
此外,多旋翼飛行器盡管受到禁飛區的限制,但是市場上存在不少提供無人機改裝的商家,無人機加裝GPS破解模塊后也可破解禁飛區。
對此,王庶表示,加裝模塊是指對GPS信號進行偏移設置,目前這種改裝只能用于大疆早期的存量飛機,新版的飛機已經對GPS進行了加密認證處理,對這種偏移模塊技術已經失效。不過,其他廠家的無人機是否還會受這種技術的干擾,還要視廠家有沒有進行相應的技術升級。
而無人機工程師陳大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加裝模塊確實可以破解禁飛區,還有更多的是通過軟件破解,而對GPS進行了加密認證處理后,破解起來較難。但不是所有廠商都愿意在無人機產品設置禁飛區,廠家是被動設置的,產品限制太多,消費者就不喜歡了。
對此,大疆方面也坦承,在無人機監管趨嚴之后,公司產品銷量確實存在下滑。
不過,王庶表示,作為占據全球消費級無人機70%以上市場份額的企業,大疆將主動承擔教育任務,通過網絡社區、旗艦店、線下活動等渠道積極普及安全飛行知識,推進“航空文明”落地。同時,他呼吁,希望從法律法規角度,約束這類非法改裝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