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軍“風雷”飛行表演隊直-19進行雙機空中芭蕾飛行
為期四天的展會中,參展參演飛機98架,飛行模擬器14臺,大比例飛機模型15架,還有智能機器人等各類展品,標志著中國重型直升機研發的新起點的航空工業重型直升機模擬艙在此首次展示。
現場 首展重型直升機38噸大家伙
在航空工業集團直升機所的展位上,我國研制的大型重載運輸直升機的模型引來眾人“圍觀”。這款直升機模型由藍、白、灰、黃等顏色涂裝,通過飛機右側的透明板,可看到飛機內部裝載的箱體。中國航空工業直升機副總工程師黃傳躍介紹,這款重型直升機由中俄合作研發,是中俄之間目前最大的科研合作項目。該款重型直升機預計將為38噸級,其內部載荷將達10噸。
標志著中國重型直升機研發的新起點的航空工業重型直升機模擬艙也在此首次展示。現場觀眾紛紛登上模擬艙,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進行模擬操作,許多觀眾大呼過癮。工作人員介紹,這款重型交互式虛擬座艙可模擬直升機的座艙設備操作界面、引入VR技術,實現完整的直升機駕駛艙內部結構,模擬直升機的外部視覺、聲音環境。
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磁懸浮旋翼無人機是本次展會上的“明星”。白、紅兩色相兼的磁懸浮旋翼無人機,整體的形狀酷似一個“飛碟”,但不同之處在于“飛碟”的中部是空心的,內部有一個旋翼。在“飛碟”后側向上凸起的兩個尾翼上各有一個相對較小旋翼。這款無人機采用電磁力驅動旋翼旋轉,空氣動力通過磁懸浮模式傳遞到機體,避免了物理磨損,實現了無人機的安靜高校穩定運轉,提高了飛行效率以達成長航時、遠航程的綜合目標。在展會上,一款造型奇特的橫列式高速直升機——短尾隼的模型也很酷。造型上類似美國的“魚鷹”直升機,但采用橫列式雙旋翼布局,在旋翼下方安置推力槳。這種設計可避免從直升機狀態轉化為旋翼機狀態時容易出現的穩定性差的問題。
解讀 中國“直升機家族”是怎樣“一飛沖天”的
在第四屆中國天津直升機博覽會上,國產直升機成為展會的主角。業內人士表示,從當初的“望塵莫及”到與世界強國“對等合作”,再到“走出國門”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中國正向直升機強國大步邁進。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副總經理陳元先說,近年來,直9、直8、直11不斷創新發展,共同打造了中國直升機工業三大基礎平臺,走出了一條中國直升機工業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發展之路。直9系列直升機批量出口國外;直8直升機創造了大型直升機9000米升限的世界紀錄,填補了高原直升機的空白。
經過60多年的創新發展,中國直升機工業構建了體系完備的研制、營銷、服務、運營和維修保障等全產業鏈布局,擁有了先進的技術標準體系、材料標準體系、質量保證體系,建立了滿足適航要求并于國際接軌的民機產品研制和工程技術服務體系。直升機已形成了從1噸到13噸的產品譜系。目前,中國航空工業直升機憑借12大系列、50多個型號的直升機躋身全球直升機制造商前列。直8、直9、直10、直11以及直19等系列軍用直升機,以及AC311、AC312、AC313、AC352等系列民用直升機廣泛應用。
技術進步使中國直升機工業更有“底氣”。業內人士介紹,經過60多年發展,中國直升機工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構建起譜系日趨完善的“直升機家族”。此前,中國直升機廠商還與全球直升機“巨頭”——空客直升機聯合研制中型多用途直升機AC352,去年12月20日成功實現首飛。中國航空工業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呂杰表示,我國應正視中國航空工業整體起步晚于世界航空強國的事實和差距,直升機產業要以全球視野,積極融入世界航空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