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本國在全球軍用無人機領域的地位,印度媒體倒是比較客觀。
印度“雷迪夫”網站9月15日刊文稱,想象一下,微型武裝無人機組成大型編隊密密麻麻地飛到戰場上空,會是怎樣一番情形?然后,再想想這樣一個事實,所有無人機都是由不到200美元的無人機改裝過來的,未來空戰的模樣已經從中呈現出來了。
前不久,中國展示了這種可能性,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刷新紀錄,完成了119架無人機集群飛行試驗。其中的突破性不在于集群的無人機數量本身,而在于試驗展示出來的“智能集群”——形形色色帶有靈巧傳感器的低技術無人機與人工智能實現了和諧整合。
未來作戰在規模、范圍和影響方面很可能是非對稱的,因此必須把用于制造高端軍用無人機的資源改用于制造讓敵人防御系統無法招架的無人機群。無人機的配備會非常靈活,可以安裝偵察攝像頭、電子干擾裝置、導彈、戰斗部,甚至可以裝備機槍和狙擊步槍。在飛機內設置“無人機蜂巢”,可以存放、發射無人機集群,并給無人機充電。
印媒承認,美國、以色列和中國現在是世界軍用無人機技術的領頭羊。報道稱,中國有1300架軍用無人機,由于它在商用無人機制造領域的全球壟斷地位,今后5年里它的無人機群會實現數量與質量的雙提升。大疆、零度智控、億航智能還有很多其他公司每年量產數十萬架無人機,占據該領域85%的全球市場。
那么在這場軍事革命中,印度的位置在哪里呢?印媒指出,雖然印度不斷采購國產和進口無人機用于完成各種預期任務,但是打起仗來印度首先派出的仍然是購自以色列的“搜尋者”“蒼鷺”“哈比”以及“哈羅普”。這些無人機加起來要從印度國庫掏走數億美元,而且維修、升級都要依靠外國,所以印度必須另辟蹊徑,深入研究性價比更高且致命的無人機發展模式。
在多數情況下,如果特別改裝的商用無人機能夠完成任務,就不必動用造價高昂的軍用無人機。印度軍方領導人應當考慮,為了搶在對手把“空中哨兵”送到邊界這一側前,作為權宜之計應當把商用無人機改裝為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