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左往右)主持人曲建、《現場中國軍事科學》總編張東江、深圳工業總會執行主席王肇文、深圳市安全防范行業協會會長楊金才、AEE一電航空董事長張葉、礪劍防務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幸智敏。
▲AEE一電航空董事長 張葉
AEE一電航空董事長張葉感言AEE從2011年開始進入軍民融合的軍工領域,7年的時間里深刻感觸到國家對軍民融合工作的推進,在黨的十九大上習主席特別強調我們要走一條具備中國特色的強軍之路、強國之路,她表示在2016年開始國家的軍委就已經自發在強軍強國的道路上做了很多的探索。她列舉了2016年時任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張又俠帶領38位中將蒞臨考察aee調研,并與深圳的軍民融合優秀企業就軍民融合開展了深入探討的實例,表示我們國家正在軍民融合發展道路上穩健推進,軍工這個領域是被持續看好的。
她表示國家出臺政策對民用企業、國家都是大好事,在這樣的國家政策下,響應號召腳踏實地從企業自身做起。說到在AEE從事軍民融合的領域的7年里AEE是如何破局的?她表示實干才是真理,AEE自身就是用突破性創新的技術和產品贏得世界認可,贏得軍委主席、國家領導的矚目,贏得司令和部長到公司指導、考察布置任務這樣的機會。也得益于國家軍民融合政策的引導支持和各級領導的指導關心,AEE的智能化無人機產業現已得到穩健發展。企業在軍工領域的生產經驗得到了豐厚積累,研發實力得到迅猛發展。有過多次與部隊專項合作的經驗,在無人機軍工產品的研發上有了一定的沉淀。
回顧黨的十九大,她說到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主席強調,我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強化統一領導、頂層設計、改革創新和重大項目落實,深化國防科技工業改革,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就像習主席所說的,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國防。民營企業同樣有義務和責任鞏固軍政軍民的團結,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強大力量!
她說在座的各位都是有強軍夢強國夢,有軍民融合產業精神和思想的人,但軍工的道路道阻且長,需要持續投入很大的資金與人力,AEE的資金來自于民用市場的錢投入軍品的研發,用軍品的技術投入民用產品當中去,讓民用的用戶也可以享受到軍工的品質和高技術,這樣的良性循環才使得AEE得以健康發展。所以,想進入軍工領域必須要腳踏實地、堅韌不拔、堅持不懈和資金支持。她提醒到事業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要專注于領域不要走風口。
放眼全球,她提到建設軍民深度融合式發展是大勢所趨,例如美國前國防部長佩曾表示,利用民用技術開發軍品,可以精減20%以上的采辦人員,每年可節省大約300億美元的國防開支。無獨有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日本為重新取得政治和軍事上的優勢,開始不斷加大國防工業兩用技術的投入,并出臺相關優惠政策,激勵企業積極承擔軍品研發職能,鼓勵企業投入民參軍的融合發展之路,在降低國家投資風險的同時減少軍事力量的建設成本,以謀求軍事大國的建設力量。所以軍民融合不僅是國防創新的重要產出,它更是應對增強軍事競爭激烈、全球經濟衰退,和實現國家現代化“三步走”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軍民融合建設思想成為順應時代的必然選擇。
最后她分享了從事軍民融合這條道路的幾點經驗。第一、要科技創新讓你的產品、技術達到世界領先的地位、世界領先的標準。第二、做突破性創新的應用,為國防建設、邊防、察打一體、陸海空等領域在信息、通信、集成、智能這些層面提供實質性的幫助。第三、加強企業自身體系的建設、質量的認證,培養企業本身作為民參軍企業強烈的保密意識和使命感。第四、國家在軍民融合的道路上不斷在放開,同時相關的資質、體系的認證也必將不斷強化,作為企業我們更應該保持持續的創新精神。
此次的高端對話用智慧碰撞為現場專業觀眾帶來更多新的視角、新的啟示。深刻印證了軍民融合是一條“雙贏之路”,軍民兩用高新技術產業既是尖端技術優先應用的領域,也是顛覆性創新的匯聚之地,因此軍民融合是符合科技發展的客觀規律的必然趨勢,將有力助推國家及地區的創新驅動發展及經濟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