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我們物質生活的富裕,以及生產效率的提高,閑置物品越來越多和個人空余時間也逐漸曾多,但人們的需求開始變的多元化起來,很多長尾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這時候共享經濟就作為一種解決辦法又被推行了出來,與此同時,隨之改變的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隨著共享經濟的推出而又變得相互信任起來。
看到這兒,我們很多無人機玩家或許會想,無人機可不可以共享?自己買了無人機大部分時間是閑置的,有時航拍者自己也有很多閑暇的時間,那能不能出租無人機或是出租飛手?我們查詢域名發現無人機出租相關的域名早已被注冊,可見很早就有人看好共享無人機的前景。
什么是共享?
在說共享無人機前,我們先來說一下共享。所謂共享,就是在所有權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對使用權的臨時性轉移。這種轉移有可能以有償的方式實現,也有可能以無償的方式實現。一個資產本質上包括四個最基本的權利,即所有權、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傳統意義上的獨享時代,這四個權是高度統一的。隨著共享經濟的時代到來,所有權本身沒有發生轉移,但是對使用權產生了臨時性轉移。
目前常被判斷共享模式是否具有生命力,用這三條標準來判斷:
1.重構體驗。一個共享模式相對原有的用戶體驗是顛覆式的提升,它不只比原來好了50%或100%,而是5倍甚至10倍。
2.重構價值。充分地釋放閑置資產和碎片化時間,對原有的價值進行充分釋放,對價值進行重構。
3.重構連接。對服務的提供方和接受方的連接。
如果用這三個標準,我們發現有一些共享模式是倒退的,沒有重構體系,也沒有充分地釋放閑置資源和碎片化時間,也沒有改變連接方和接受方,這種倒退就意味著這種共享只是曇花一現。
共享經濟離不開邊界的約束
第一是行業上的約束。不同行業的共享經濟的空間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取決于不同行業的網絡效應。
在這兒我解釋一下什么是網絡效應。通俗易懂的理解網絡效應就是,一個產品使用的人越多,它就越有價值。比如,如果只有你一個人有電話,那么電話一點用處也沒有。而擁有電話和使用電話的人越多,電話的用處就越大。
第二是要素上的約束。每個人都愿意共享別人的優質資源,但幾乎都不愿意共享自己,這是共享經濟存在的一個底層的悖論,這種困境就會最終導致劣幣驅逐良幣。
第三是激勵的扭曲效應。對于已有的這么多碎片化時間,其挖掘和釋放從操作層面上講是非常困難的,很可能會陷入共享過度。
共享無人機是否具有生命力?
上面我們從大的方面說完了共享經濟的一些基本要素標準以及約束情況,那我們現在看共享無人機到底靠不靠譜?
目前的共享無人機主要是平臺出租無人機為主,具體模式是:
1)一個無人機平臺;
2)客戶可以交押金;
3)無人機平臺將無人機(可以包括高清攝像設備)寄送到客戶手中;
4)客戶使用無人機后,將無人機寄回平臺;
5)平臺確認無人機無損后,扣除租金部分的押金返回客戶賬戶中。
我們先從上面提到的三個標準來判斷共享無人機是否具有生命力。
1.是否重構體驗。目前共享租賃的無人機主要有屬于消費級無人機和工業級無人機。
其中,航拍無人機價格在2000~8000之間,是很多體驗者望而卻步,再加上航拍無人機不像3C產品那般是必需品,使得航拍無人機目前在國內依舊屬于小眾專業市場,如果將閑置的航拍無人機以合適的價格租賃出去,這會讓一部分潛在體驗者去嘗鮮,但市場規模開始不會很大,具體原因我在下面約束因素里講。
再說工業級無人機的共享,工業級無人機里目前各廠商叫的最厲害的要屬植保無人機,我們就以植保無人機來給大家分析。由于整個無人機行業,不管是消費級還是工業級都沒有行業標準,這就對用戶來說自己可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尤其是工業級無人機,整個行業競爭混亂,沒有統一標準,產品層次不齊,售后服務跟不上,整個產業鏈服務不完善,用戶買了植保無人機是虧錢的,根本不賺錢。
因此,一些植保服務商推出無人機租賃計劃,這還不能算是真正的共享,不過其未來最有可能走向共享的道路。
植保無人機為啥可以共享?就從重構體驗來講,這能讓想從事植保行業的人來低成本的去試錯,不至于未來虧得很厲害,也有助于用戶真正去篩選可靠的植保無人機,它能使未來的用戶低成本體驗驗證我們沒有行業標準的產品。
2.是否重構價值。就是能否充分地釋放閑置資產和碎片化時間,這點里最有說服力的要數工業級無人機里的植保無人機。
從事植保無人機的人都知道,植保無人機除了一年里的作業季外。其它的時間都是閑置的,這是對資源的浪費。因此,共享可以充分將植保無人機充分調動起來,可以讓一架植保無人機根據不同地域的不同作業時間合理的進行全年作業。
3.是否重構連接。就是是否對服務的提供方和接受方的連接。依舊拿植保無人機這個例子來說明,植保無人機的提供方可以是生產廠家也可以是有閑置植保無人機的植保用戶,接收方就是植保用戶,由中間平臺統一調度,來構出一個完整的鏈路,讓一架植保無人機盡可能的全年在作業中,讓其真正飛起來。
因此,經過這三方面的考量,在未來共享無人機的生命力是有的,但是這生命力的強弱依舊得看邊界約束。
共享無人機的邊界約束
拋開上文提到的第二、第三約束,我認為對共享無人機有著決定性約束的是第一個約束,即行業上的約束。
我們知道當一個產品使用的人越多,它就越有價值。
目前,不管是消費級無人機還是行業級無人機都還沒有完整的行業標準,只有企業標準,產品使用人數遠遠不夠,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依舊屬于小眾市場,不是必需品;行業無人機市場依舊處于群龍無首混戰的初級市場狀態,各廠商產品技術的可靠性和服務質量都有待進一步提升。
共享無人機靠譜,但只是處于嬰兒期
共享無人機是極具有生命力的。未來,我認為共享無人機具備了這幾個主要條件因素,才能真正的迎來爆發期。
1)具有完整的行業標準;
2)更加的智能傻瓜化;
3)被廣泛的成熟應用;
4)高安全、高性價比、低故障率;
5)低成本、高效率的售后維修服務;
6)對無人機有完整的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