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從2015年無人機行業爆發,市場經歷了一場投資熱潮后,也經歷了市場風波,不少無人機企業在市場的洪流中淹沒了。市場的競爭就是如此,新興行業的崛起更是需要經歷一番風雨。無人機市場在經歷了市場的冷與熱后,目前,工業級無人機市場成為行業看好的新方向。
工業級無人機市場看好 收割還需等待
當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成為一片紅海之際,各大無人機廠商向著工業級無人機領域發力,以爭奪高端行業應用的市場。工業級無人機擺脫了消費級無人機的影子,除了大家熟悉的航拍攝影外,無人機的行業應用還有精細三維建模,基礎地理信息采集、精細農業、空中監視、電力巡線與油氣管線巡檢等開始出現產業逐漸明晰、需求不斷涌現,技術標準逐漸成型、市場不斷細分的形勢。
農業植保領域,無人機通過地面遙控或GPS 飛控實現噴灑作業,包括藥劑、種子、粉劑等通過無人機噴撒不僅可以大大減少時間、勞動力,對于農林保護也能更快更有效的進行控制。
警用領域,警用無人機在各種非正常狀態下及時快速有效出警,第一時間傳遞現場實況,為警情處理提供精準決策依據。無人機對現場進行多角度大范圍的進行現場觀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般監控設備無法比擬的。此外,警用無人機還可以搭載空中喊話、催淚瓦斯、安防監控等裝置,對刑事偵查,案情控制都有較好的作用。
電力巡查方面,無人機攜帶攝像頭、紅外線傳感器等設備,檢查高效輸電線是否有接觸不良、漏電、過熱或存在樹障、大型機械施工等外力破壞隱患。
艾瑞咨詢預測,到2025年,國內無人機市場總規模將達750億。其中行業應用農林植保約為200億,安防市場約為150億,電力巡檢約為50億。
此外,預計2017年中國軍用無人機市場規模達到88.39億元,到2020年將達191.11億元。軍用行業雖然有著較強的行業限制,但隨著“民參軍”越來越多,工業用途的無人機進入軍用領域在近年來也開始逐漸增多。
預計未來全球工業級無人機的發展速度將超過軍用、消費級等無人機的發展速度,成為刺激各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產業。按照這個趨勢,結合對未來工業級無人機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根據某知名投資機構產業分析報告預測,預計到2023年全球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美元。2018-2023年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將維持在45%左右,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結語:工業級無人機已成為無人機行業發展的新方向。相比消費級無人機,工業級無人機需要掛載更重的任務設備、更長的續航時間、更遠的控制半徑,對硬件設備、配件材料等的要求更高,對專業技能要求高,運營成本高。從行業整體來看,主要分為上中下游三個層面。上游提供器件、模塊,做得相對比較好,做中游和做下游的,特別是整機服務商,相對比較難。所以工業級無人機應用總體上還沒有到噴發期,“中下游現在是在維持,等待突破和整合。”可以說目前的工業無人機行業還處于“砸錢”狀態,工業級無人機企業欲有所收獲,還需繼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