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uasvision網站2017年12月6日刊文,BAE系統公司的工程師們正在模仿鳥類的神經網絡來制造人工智能無人機,以增強英國的防空能力。
一架接近敵人領土的戰斗機打開貨艙,放出一打體積小又靈活、從固定翼轉為微型直升機式旋翼的小飛機,當它們繞著目標飛行時,主戰斗機和飛行員在安全距離之外。在通過雷達干擾禁用敵方防空導彈系統后,無人機又準備為下一個任務和戰斗機起飛。
BAE公司的一位領導專家稱,無人機像小鳥一樣在嘗試和失敗中學習飛行、在安全的環境中使用技能并進行改善,這種靈感來自于大自然——模仿鳥類的神經網絡。在接下來的十年里,武裝部隊可以使用適應性強的無人機在固定翼和旋轉翼間切換,并且無人機可以足夠靈巧地對付復雜的防空系統。目前世界各地的國防公司都在使用這一技術,探索更多可能。智能無人機可能被用來探測毒氣云的邊緣并將其反饋給人類或者應付未來未知的其他威脅。雖然這將使作戰飛機接近具有威脅性的環境,但是可以確保機組人員的安全。
目前由克蘭菲爾德大學研究生提出混合無人機學習能力和巧妙將其重新整合的新想法,并創建了相關的算法。BAE系統公司已經與五所英國大學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部分由于欣賞其新想法。該領導專家稱,自主性應作為輔助工具而非技術手段。舉例來說,無人機發現并傳遞威脅信息給人類指揮官并沒有沖突,但這種技術應該幫助人類決策而非剝奪人類的決策權。但面臨的挑戰是敵方也會采用相同的技術。
但是,自主系統的真正挑戰已經不是技術,而是是否可以被接受、符合法律和倫理,并且在抵御敵人威脅的同時保有基本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