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1年無人機行業市場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銷售規模達到11.2億元。隨著無人機應用領域的逐漸擴大,無人機市場需求逐漸提升,預計2017年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23.73億元。
近兩年,在各種負面事件影響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喜憂參半,喜的是市場規模依舊持續增長,憂的是多家企業遭遇裁員或破產。與此相反的是,工業無人機市場呈現蓬勃生機,各領域潛在需求快速釋放,或成為無人機行業的下一個增長極,前景一片大好。
一、困境求生
隨著無人機產業鏈配套逐漸成熟、硬件成本不斷下降,無人機市場關注度持續攀升,消費級無人機的客戶群體從小眾拓展至大眾,客戶規模呈現指數級增長。
爆發式增長的無人機產業吸引了大量的資本涌入,無數中小型無人機企業紛紛向消費級無人機市場進軍。
2015年當屬無人機行業資本最瘋狂的時候。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無人機天使輪和A輪的投資占比超過了總數的67%,融資金額和交易量都創下歷史新高,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迎來大爆發。然而好景不長,2016年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經歷噴井式增長之后迎來了資本寒冬。
一方面在盲目擴張的背后,無人機企業忽略了技術積累的重要性,這進而影響了新生代產品的使用效果。另一方面,消費級無人機受限于功能,除了航拍很難找出其他需求,且“黑飛”現象頻頻,各地都在加強監管,政策有趨嚴傾向。
雖然市場規模仍在增長,但在大量低成本同質化產品以及市場監管力度加大的背景下,無人機企業開始陸續倒下。先是美國無人機老大3DRobotics徹底退出無人機硬件市場。今年年初,大疆的競爭對手Parrot裁員1/3,放棄消費級無人機轉做行業應用。國內不少無人機創業公司亦經歷著類似困境:西安無人機企業斯凱智能因資金鏈斷裂破產倒閉。業界兩家比較大的企業,廣州億航、零度智控均經歷了大幅裁員。
A股上市公司方面,山東礦機無人機子公司2016年虧損428.4萬元。廣東雪萊特無人機子公司2016年虧損達2640.4萬元。
隨著消費級無人機資本熱潮的褪去,曾經的明日之星逐漸隕落。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資本市場普遍對消費級無人機行業不看好。行業大局已定,老大大疆占據了市場半壁江山,后來者很難再與其競爭,更有投資人直言“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現在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
與此相反的是,工業無人機市場目前呈現出蓬勃生機,各領域潛在需求快速釋放,前景一片大好。由此,很多公司選擇順應大勢從消費級無人機轉戰工業級無人機。
二、應用領域
工業級無人機應用到涉及國計民生的很多領域,發揮著各種重要的生產力作用。與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不同,工業級市場由于主要側重飛機的技術性能和行業應用。
在這種背景下,炫酷的外觀、花樣的噱頭,這些消費級無人機的玩法變得完全行不通。客戶需要的并不是外表,而是真正內在的實力,可靠、穩定、高性能等等這些可以用數據量化的產品。
在實際運用中需要與行業客戶進行反復的溝通和不斷地改進方案,因此具有很強的客戶粘性和壁壘。工業級無人機在行業應用的深度和廣泛是技術與經驗長期積累的結果,在各行業不同細分領域具有極大的商業價值,可以深入應用于農林植保、電力巡線、石油管道巡檢、物流快遞、國土測繪、氣象探測、森林防火、警用巡邏、海洋遙感等等諸多行業場景。
艾瑞咨詢預測到2025年,國內無人機市場總規模將達750億。其中行業應用農林植保約為200億,安防市場約為150億,電力巡檢約為50億,而用于航拍娛樂的消費級市場為300億。
該預測僅為硬件銷售規模,并不包含服務,在工業無人機中,服務費用不菲,所以整體規模遠超消費級市場。其中農林、安防、電力三大領域是無人機市場的重點細分領域。
在物流領域的應用,是當前認知度、熱度最高的,籠統而言就是京東、亞馬遜的無人機送快遞、餓了嗎的無人機送外賣。不過目前多旋翼無人機負載較差,還不適應物流行業應用,同時國內在低空域管制嚴格,政策前景尚不明朗,因此短期內還無法規模化應用。
農林植保
農業植保無人機指用于農林植物保護作業的無人駕駛飛機,通過地面遙控或GPS飛控實現噴灑作業,可噴灑藥劑、種子、粉劑等。
在農藥噴灑作業中,無人機的應用效率和價值已經逐漸得到認可。研究顯示,農用無人機可以節約90%的用水量和30%-50%的農藥用量,且效率是人工的40至60倍,且比拖拉機也要高5倍。一架載荷8-10公斤農藥的小型無人機每分鐘就可完成1畝的噴灑作業。
當前美國、日本等國家已廣泛使用無人機進行植保,而中國覆蓋率僅為2%,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在政策上,2013年農業部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現代植物保護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鼓勵有條件地區發展無人機防治病蟲害。
9月,農業部、財政部和民航局發布《關于開展農機購置補貼引導植保無人飛機規范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宣布2017年選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廣東、重慶等6省市開展植保無人機補貼試點,各試點省份總量控制在1000萬元以內。
這意味著業內期待多年的植保無人機納入國家農機補貼,終于取得突破性進展。
警用安防
警用安防無人機可采集現場數據并迅速傳送到指揮中心,跟蹤事件的發展態勢,供指揮者進行判斷和決策。此類無人機還可以多角度大范圍的進行現場觀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般監控設備無法比擬的。
除此之外,它還具有定制化的特點,警用無人機常常搭載空中喊話、催淚瓦斯、安防監控等裝置。通過搭載不同設備可以實現不同的功能,較早在實際中應用。
2013年,廣東省公安廳成功圍剿廣東陸豐“第一大毒村”博社村。此次行動中,“鷹眼”無人機為公安提供84個疑似制販毒窩點的精確地理位置數據,在案件偵辦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2014年,北京公安緝毒會戰專項工作中啟用無人機,利用無人機的航拍技術和手段,從源頭上預防、發現并打擊毒品原植物非法種植活動。
截至2015年11月,我國已有25個省、自治區份、直轄市公安機關,147個實戰單位,配備了近300架警用無人機,涉及50種型號。
電力巡檢
無人機電力巡檢指用無人機攜帶攝像頭、紅外線傳感器等設備,檢查高效輸電線是否有接觸不良、漏電、過熱或存在樹障、大型機械施工等外力破壞隱患。
相對于傳統人工巡檢,電力巡檢效率高且安全。據媒體報道,冀北電力修檢分公司某檢修點,需2個員工花一天時間巡檢方圓20公里線路,排查5-6個隱患點,而使用無人機巡檢后,2小時就能高質量完成巡檢工作。
電力巡檢是無人機行業應用成熟度較高的行業,這得益于國家電網在無人機電力巡檢上的布局。
2013年之前,國家電網就零星有無人機在電力行業應用的科技項目。2013年3月,國家電網黨組通過“直升機、無人機、人工協同作業”的電力巡檢試點方案,并用兩年的時間進行了試點工作。2014年,國家電網進行首批無人機公開招標,開啟了無人機電力巡檢的市場大門。
相對其他行業,電力行業在無人機應用方面要成熟得多,國家電網招標無人機都會提出技術要求,無人機參與招標前還必須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的認證,國家電網還為無人機在電力行業的應用編寫了系列標準。
從市場空間上看,農業植保>警用安防>電力巡檢。從行業成熟度上看,電力巡檢>警用安防>農業植保。
三、玩家一覽
目前國內200家以上的企業布局工業級市場,主要圍繞著農業植保、電力巡線和警用安防三大重點領域。主流企業存續期6-8年,市場較分散,絕大多數企業收入規模<5000萬,個別企業已成長為細分領域領跑者,且行業拓展有加速趨勢。
國內工業級無人機企業布局
截止到2016年,有超過8家工業級無人機公司掛牌新三板,其中有5家企業在掛牌后公布融資計劃,并成功融資5.2億元,新三板的制度設計使得掛牌企業在融資方面具備優勢。
相比之前所說的資本寒冬,目前應該已經到了復蘇期了,工業級無人機的熱度也開始走高,今年以來融資的初創企業有:
4月,常鋒獲得了650萬Pre-A輪融資
常鋒致力于工業級市場中的細分領域——農業植保,其明星產品“天馬”植保無人機,是一款油動直驅多旋翼無人機,搭載6個170CC內燃機,最大載重70KG,配備9L油箱和25L藥箱。搭載自主研發的第二代CAPTAIN飛控,采用RTK定位技術,軌跡誤差可以控制在5厘米以內,每天可以給1000到2000畝農田噴灑農藥。
4月,雙捷科技獲得1000萬A輪融資
公司成立初期主要是設計和制造工業無人機、大功率無刷電機,2015年9月,公司調整經營戰略而轉向農業植保,提供整套農業植保服務設備,包括作業無人機、監控系留機、定位系統等產品。企業愿景是實現全自動的植保作業,最大程度的減少人力。在市場的選擇上,雙捷科技選擇海外市場,以歐洲(包含俄羅斯)為主要目標。
5月,奇蛙智能獲得了數千萬A輪融資
奇蛙早期生產智能跟拍運動無人機,后面轉型,業務面向電力巡線、警用安防、環保檢測、消防救援、運營商等場景解決方案。憑借全自主無人機飛控技術、自動跟蹤三軸增穩云臺及無人機總體設計等核心技術的掌握,目前公司主要深耕公安、消防、環保和水利等行業。
5月,因諾航空獲得了2500萬元A輪融資
西安因諾航空專注于軍用智能飛行機器人研發和生產,以飛控技術為核心,為軍方提供穩定可靠的多任務、長航時、大載荷的空中智能無人平臺。在民用領域,因諾航空的無人機整機與服務目前已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多家石油管道公司的產能建設、應急搶險、礦權維護、生產服務及基礎信息獲取等應用提供支持與保障。
10月,蜂巢科技獲6200萬元A輪融資
蜂巢科技是一家專注于工業無人機系統及整機研發、提供無人機行業解決方案的高科技企業,當前主要聚焦于無人機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目前,蜂巢科技已經利用加盟商制度在全國5省服務了超過100萬畝的耕地,且其作業本地化的模式使其服務有著超強的用戶粘性,復購率高。產品上其拳頭產品工蜂系列植保無人機,第三代機型的迭代,預計今年將發布。
從資本市場角度說,蜂巢科技其實成長于無人機板塊的冬天,行業在經歷從消費級無人機往工業級無人機的轉型期,蜂巢科技此次獲得大額融資亦被稱為“在寒冬中起飛”。
四、結語
目前工業無人機已經在市場嶄露頭角,其中農林植保、警用安防、電力巡檢已表現出較為迫切的需求趨勢。行業暫未有巨頭出現,各細分領域玩家仍在跑馬圈地,擴充戰線。誰能率先登頂?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