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年末,又到了植保無人機行業發布新品的季節。
從極飛開始,到大疆,到極翼,到天途,到……從主線來看,沒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新東西。
從新品來看,主要是在產品的性能和功能上進行提高和完善,或者是滿足國補標準的一些產品功能。
這,就是或即將是無人機植保的2017年年終的故事。
趨勢:從這些零散在各地的發布會,我們可以窺出2018年的幾大趨勢。
1.2018年植保整機價格趨于穩定。
10月31號,曾經堅持高價的極飛,首先扣下了價格戰的扳機。但最后真正主賣的產品,裸機價格在3萬-4萬之間,加上電池等全套作業套件,價格應該在6萬以上。
12月20號開發布會的大疆,沒有如大家擔心的那樣把價格做得更多,最終發布的產品,加上了一個不痛不癢的FPV,價格報到3.6萬。
大疆也不愿意打價格戰,最終大家相對理性的把裸機價格定在了4萬左右,作業價格定在了6萬左右。
2018年乃至接下來的幾年內,這個價格將是植保無人機的整機價格,如果價格要繼續下行,需要有量,或者整個鏈條的成本下降。
否則,這個價格,就是行業默認的價格底線。
2.植保服務價格趨于穩定,但會出現擾亂市場的低價。
在2018年無人機植保服務價格,基本上還是保持在8-10塊之間。但在局部區域局部時間內,出現5塊甚至以下,擾亂價格的原因是行業熱門之后,很多人盲目涌入,在某些區域會出現飽和,導致服務價格混亂。另外一個原因是,一些新入行的個人或者團隊,對市場競爭的困難準備不足,在面臨市場不如預期的情況下,以低價擾市。
2018年,無人機植保服務價格在8-10塊,但會出現擾亂市場的價格現象。
3.植保整機產品服務要求高。
2018年之前,植保無人機的售后成為行業最大的痛點之一。痛定思痛之后,整機廠家對售后服務開始加碼,必然會帶來整機售后服務水平的提高。對一些中小廠家而言,售后服務成本也水漲船高。
當然,這也將給本地服務的企業更多的機會。
4.植保整機產品性能趨于穩定。
每年新品發布會,有一些廠家都給市場扔出一些所謂的技術亮點,今年也不會例外。
在2016年的發布會季節,極飛推出了雙目避障,極飛的CEO還站在田間冒險演示,但最終整個2017年,影子也看不到。
大疆推出了3面仿地雷達,最后到市場上的產品,也是掛了羊頭賣的是狗肉,廠家也不怎么推,用戶也不怎么用。
總而言之,廠家急于推出自己的獨家技術賣點,把未經過市場大面積驗證的產品和技術,推向市場,最后只能落下一個不了了之的結局。
2018年的發布會,新技術到沒有,主要還是圍繞仿地和避障等繼續完善,特別是仿地產品可以做到接近實戰應用需求,而避障,應該帶有問號。
短期內,這也是植保無人機能接受的,能解決問題的技術水平了。
這也就是目前植保無人機的整機產品所具備的技術性能了。
突圍:面對上面的這幾座大山,如何突圍?
5.提高產品性能。
產品顏值要加強。三分功能定,七分靠顏值。要讓客戶覺得,您的產品看起來,就這么專業。至少是,看起來。
產品性能要加強。產品性能是實打實的,如果你不想只做半吊子的買賣的話,產品性能,還是要抓好。不只是符合國補,還是從實際上滿足田間打藥的需求,不能只是花架子功夫。
當然了,對那些只走實惠路線的產品,也可以不要顏值,只要性能。
滿足好部分的客戶,耕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即可。
6.加強本地落地服務。
要掃好自己家的門前雪,不要管別人家瓦上的霜。自己家自己的客戶服務都還沒有辦法做好,手伸太長了不是好事。
2018年,吃好自己家碗里的,不要盯著別人家鍋里的,成為突圍的大能力。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這個時候,抵制誘惑,比冒險前進更難。
最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都已經走完,沒路可走了。對無人機植保來說,也是這樣。
從趨勢來看,無人機植保行業開始成熟了,各種壓力也開始迎面而來。無容置疑,行業在快速的成熟,市場量也在逐步擴大。
帶來的是:一方面是價格、產品性能、服務的三大壓力;同時也會帶來市場環境成熟、容量增大、機會變多。我們的選擇是退還是進,是走還是留?千億市場,從配件、產品、服務、培訓、售后等等,都有很多的路可走。但觀望者,結果就是看著別人把路都走出來,走完了,然后自己卻無路可走。
壓力之下,機會并存。沖出去,就是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