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人機“火”了。從航拍新聞到環境監測,再到求婚告白、快遞送貨,迅速發展起來的無人機產業在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引發的安全隱患也日益凸顯。2017年,成都、昆明等機場發生多起無人機“黑飛”導致航班不能正常起降事件。
日前,由中國民航局起草的《民用航空飛行標準管理條例》開始面向公眾征求意見。省級層面,浙江省正醞釀出臺全國首個無人機地方性法規。鑒于無人機飛速發展的形勢和目前急需規范管理的局面,有關專家建議,對無人機進行專項立法迫在眉睫。
點擊事實 “黑飛”遭遇監管尷尬
從事無人機飛行業務須具備3個硬性條件:操作人員具有無人機駕駛執照,目前唯一合法的執照由國家民航AOPA頒發;軍方審批的合法空域;申報民航飛行計劃。三者缺一不可,欠缺其一就屬“黑飛”。
據民航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共發生無人機“黑飛”干擾民航飛行事件4起,2016年則發生23起。我國現有的《民用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定中,對無人機生產、銷售、使用各環節沒有詳細的管理規定和實施細則,對無人機低空空域的飛行活動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進行規范,這讓“黑飛”監管遭遇尷尬。
河南過半無人機企業在鄭州
河南省航空業協會副秘書長湯文軍介紹,目前,據不完全統計,河南有170多家企業涉及無人機研發、生產、銷售、使用以及維修等各個環節,其中近57%的企業集中在鄭州。2017年6月7日,河南省召開“民用機場凈空保護暨無人駕駛航空器專項整治工作會議”。7月28日,河南省民航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召開全省民用機場無人機管理座談會,明確強調在軍、民用機場規定的范圍內(跑道兩端各向外延伸20公里,跑道兩側各向外延伸10公里)禁止任何型號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9月26日,河南省航空業協會聯合省內13家無人機企業組建成立“河南省航空業協會無人機專業委員會”,旨在加強行業自律,杜絕黑飛、亂飛等違法行為的發生,維護全省無人機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網聚觀點 “黑飛”挑戰社會秩序
騰訊網網友“霧鎖迷都”:無人機不是玩具,“黑飛”太危險了,隨意拍攝還有可能泄露個人隱私,應該對飛手們先培訓,
然后頒發相應駕駛執照。還應該有個限定,不是誰都能買,不是哪兒都能隨便飛。在規范立法之前,希望飛手們自律。
知乎網網友“無聊的Tom”:非得用強制性法規才能遏制越來越混亂的“黑飛”情況,指望自律至少在現階段對于一些人來說是起不到作用的。必須執行無人機實名制,要對帶有攝像頭的無人機進行嚴格的管理,備案以便追責。
對無人機優勢應合理引導
今日頭條網友“關關雎鳩”:小小的無人機越來越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中。農民用它打藥管理農田,攝影師用它航拍出美麗的風景,商家借助它送快遞……無人機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諸多便利,合理引導其發展一定可以造福更多人。
@貓南:希望監管部門能像推動強制險一樣使所有無人機廠商都加入進來,要把無人機置于法律監管之下,維護他人生命安全又不能一刀切掉愛好者的熱情。
創新發展彰顯無人機價值
@彬彬有禮:無人機快速發展,走進尋常百姓家。應開設無人機專業,順應時代需求,培養專業的無人機操控員,不僅可將無人機更好地和科研項目相結合,還能促進無人機產業的發展,有效保障航空安全。
大河網網友“突然的兔子”:創新發展彰顯無人機行業價值,全自動智能化是關鍵,既要主體攻關,還要集體會診,要以腳踏實地的“工匠精神”和不拘一格的“創新精神”助推無人機產業的發展。
專家觀點 無人機專項立法迫在眉睫
湯文軍表示,無人駕駛航空器在人員密集的城市“黑飛”會對地面人員構成安全隱患,在目前情況下要想遏制“黑飛”現象,就要探索、制定適合中國特色的無人駕駛航空器的管理辦法。無人機行業是一個新興產業,發展快是因為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黑飛”只是在發展過程中由于政策法規的制定跟不上行業的發展所產生的弊端,我們要正確看待這個問題,不能因噎廢食,切忌“一管就死,一放就亂”。只要相關法規政策跟得上,充分考慮無人機行業的發展需求和民航、空管等部門的工作需要,從生產、適航、注冊、審批、飛行、監管、懲處等方面全方位前瞻性立法,明確其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并同步出臺與法律相配套的實施細則、操作規程和行業規定,加強法制宣傳教育,“黑飛”就不會發生,無人駕駛航空器產業還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
湯文軍認為,當前亟待針對無人機制定一部專門的法律,明晰生產者、銷售商和使用者的權利義務,對各種大小、用途不同機型給出明確的使用區限,要讓購買者周知并嚴格監管的情況下,才能對層出不窮的問題“對癥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