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無人機植保作業。(陳陽 徐欣 攝)
本報訊(記者徐欣 實習生陳陽 通訊員卲瀅)懸停、輕巧轉動、來回穿梭......一架無人機在操作員的操縱下靈活地穿梭在冬日的田間地頭。日前,余姚馬渚鎮英苗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舉行了一場農用植保無人機新品推介會,吸引了眾多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農業生產合作社、農機經銷企業代表與農戶參加。
隨著植保無人機被列入寧波新型農機試驗示范與推廣目錄,我市農業領域植保無人機的使用在過去一年呈現“井噴”態勢。以余姚市為例,至2017年底,余姚累計利用補貼資金90余萬元,引進推廣各類植保無人飛機20臺,廣泛應用于水稻、蔬菜、茶葉、藺草等多種農作物生產領域。據統計,我市農用植保無人機已由一年前的10余臺發展到現在的70余臺,年作業量17.2萬畝次。
日前,工信部發布《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打破了“一飛就要申請”的原則,微型、輕型無人機和植保無人機在相應適飛空域內飛行,無須申請飛行計劃,只需實時報送動態信息。
我市農機部門負責人介紹,近幾年植保無人機數量在農業領域呈爆發式增長,但是因為受制于無人機監管政策,發展受到了阻礙,如今征求意見稿的出臺讓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
植保無人機的使用,對操作者的科學知識、互聯網知識、智能設備應用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為此,我市各級農機主管部門,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和推動,工作上的示范和引領,還從補貼資格審核、操作技術培訓、安全教育與監管等多方面著手搭建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