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深圳市經貿信息委、深圳市科創委共同發布關于《深圳市民用無人機產業標準體系規劃和發展路線圖》(下稱《規劃》),決定在“十三五”期間將制定49項標準,對政策措施、標準編制、標準推廣、平臺建設、人才培養5個方面設計民用無人機產業標準化工作規劃,啟動時間為2018年中期,在2020年底前完成。
“十三五”時期將制定49項無人機標準
在2017年12月18日,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深圳市民用無人機產業標準體系規劃和發展路線圖(征求意見稿)》。1月30日,這份規劃最終發布定稿。
據《規劃》,深圳市民用無人機產業在“十三五”時期,將逐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以標研機構和檢測機構為支撐的無人機產業標準體系。深圳市民用無人機產業標準體系將無人機標準類型劃分為“基礎標準”、“管理標準”、“技術標準”和“行業應用標準”四個分類。
按照深圳市民用無人機產業標準體系框架,在“基礎標準”、“管理標準”、“技術標準”和“行業應用標準”四種標準類的預立項共有49項,包括“民用無人機駕駛航空器系統電子標簽技術要求”、“民用多旋翼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安全要求”及“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數據鏈路安全性要求”等。
此外,《規劃》中還同時發布了《深圳市民用無人機產業標準體系規劃和發展路線圖》。據了解,深圳市民用無人機產業標準化工作規劃主要對政策措施、標準編制、標準推廣、平臺建設、人才培養5個方面進行設計。
前期主要工作是完成市場急需的產品質量檢測認證標準和支撐市政府無人機安全監管的管理、技術標準的制修訂工作,中期主要是可進行無人機產品質量檢測和認證的無人機標準信息服務平臺,后期主要是拓展行業應用型無人機標準,豐富無人機產業應用服務類型。
在整個實施過程中,將落實無人機標準化資助政策,逐步建成無人機標準化人才庫和專家庫,推行“標準研制—實施—認證—反饋—完善”的標準化模式,形成有深圳特色的無人機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認證體系。
深圳市積極培育無人機產業
在無人機方面,深圳市一直扮演著首吃螃蟹的角色。早在2013年12月,深圳發布了《深圳市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每年分批次對無人機設計測試、總裝集成、人機交互等領域進行扶持,在政府的培育下,深圳市無人機產業取得了巨大成就。
2017年11月23日,深圳市法制辦就首創無人機立法聽證會,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舉辦《深圳市民用輕型無人駕駛航空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線上立法聽證會。
據2017年統計數據,目前,深圳擁有超過300家無人機企業,占據了全球七成民用無人機市場份額,銷售超過200億元。據深圳海關部門統計,2017年第一季度深圳無人機出口21.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創下歷史新高,其中3月份出口無人機9.1億元,同比翻倍。
隨著產業的發展,無人機行業逐漸走向專利技術競爭、行業應用競爭和標準化競爭。標準作為行業競爭的制高點,近年來也不斷受到企業界的關注。
于是,在無人機標準領域,深圳市也將如何發展與自身市場地位相匹配的深圳無人機標準提上了日程。據了解,本次《規劃》啟動時間為2018年中期,將于2020年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