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報道,印度邊境警察部隊很快將會擁有一支空中力量,它將主要負責偵察邊境越界行動。此外,印方也能及時掌控邊界另一側的軍力集結和施工活動。印度將采購兩架雙引擎直升機,主要用于偵察、戰斗部隊的運輸和傷亡士兵的撤離行動,以及在高海拔區域運送補給等工作。這種雙引擎直升機單次可運載8到10人,不加油可連續飛行2小時,還具備夜間飛行能力。
另外,據美國通用原子能公司消息透露,正在秘密與某尚未透露身份的國外用戶進行早期會談,準備出口MQ-9C“復仇者C”噴氣式攻擊無人機。媒體猜測,可能的海外用戶或許就是印度,用途可能是安裝大型多光譜傳感器,窺探周邊鄰國境內的情況。
那么,印度補充邊境空中力量有何意圖?印軍在完成一輪調整之后,作戰實力會得到一種怎樣的提升呢?
央視軍事頻道專家杜文龍分析認為,印度總體態勢跟以前相比會有比較大的改善。比如,現在人多了,如果有傳統的地面作戰沖突,它在支援保障方面有可能兵力夠用,這是一個比較明確的現象。第二,如果它通過邊境戰場設施的修建,比如現在高速公路通到哨所,哨所之間形成高速公路的貫通,今后無論是進攻防御,包括總體的防御彈性或者進攻彈性會有比較大的變化。再比如直升機在空中進行支援,如果光通過衛星去看,它能夠確認但沒有辦法識別,沒有辦法對目標的性質進行精確定位,情報獲取有可能會延后。如果天上有直升機,地上有路有車再加上大量作戰人員,遇到了傳統的作戰沖突明顯有優勢。但是,現在戰爭形態變了,誰還用人海戰術去進攻或者防御,現在是以火力靶點、火力斷流、火力斬首當成核心。所以,印度裝備有了,能力有了,錢有了,但是它的思想和作戰形態的這種概念還停留在“遠古時代”,沒有質的提升。
據央視駐印度記者李琳最新報道,在攻擊型無人機大行其道的當下,印度軍方也感受了能力的不足,正在向美國尋求具備攻擊能力的無人機。根據印度《防務新聞網》此前報道,美國政府已經啟動了向印度空軍出售具備攻擊能力、性能先進的“復仇者”無人機的內部程序。雖然印度在防務上的一系列動作是針對中國這樣的言論大多都是來自外界猜測,但是去年夏天“洞朗對峙”事件之后,印度國內關于中印兩國是否會再次發生類似“洞朗對峙”事件的討論確實不絕于耳。印度觀察家基金會的專家拉杰什發表文章表示,印度的軍事短板比較明顯,與中國軍力普遍提高形成鮮明對比,而這也代表了印度大部分觀察家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