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搞定民航局,京東獲批用無人機送貨
“作為國內首個國家級試點,京東將在陜西全域正式開啟無人機在物流領域的規模化商業應用”,京東集團副總裁、X事業部總裁肖軍說。
雷鋒網報道,2月5日,“陜西省全域無人機物流配送經營性活動試點啟動儀式暨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在西安舉辦,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向京東集團授牌——“陜西省無人機航空物流多式聯運創新試點”企業,京東成為首個以省域為范圍進行無人機物流配送的國家級試點企業。作為國內最早探索物流無人機的企業之一,京東在無人機配送快遞上更進了一步。
海量飛行樣本,為建立無人機“中國標準”提供支撐
在全球范圍內,無人機物流的研發最早可追溯至2013年,物流公司Matternet在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國測試了無人機網絡,能攜載2公斤物體飛行9.7公里。之后,其他物流公司巨頭如亞馬遜、UPS、DHL等都開始研發自己的物流無人機。在國內,順豐、京東也相繼在2013年和2015年布局無人機項目。經過多年的研發,各家已經到了實際運營的階段,目前多是因為政策限制無法實現規模化應用。這次京東獲批首個國家級無人機物流配送試點企業,對于京東和國內無人機物流的進一步進展有著至關推動作用。
早在2017年8月,京東就在陜西獲得了全國首張覆蓋省域范圍的無人機空域批文。為進一步探索“無人機+通航”的物流運輸新模式,京東于2017年10月向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申請,在陜西進行“無人機物流配送經營活動試點”,不久前正式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批復。
在授牌儀式現場,京東集團副總裁、X事業部總裁肖軍表示,這是中國民用航空局批準的第一個以省域為范圍的國家級試點,是對京東自主研發的無人機技術的充分肯定,也使得無人機通航物流實現多級聯運,形成獨特的空中物流網絡成為可能。據肖軍介紹,京東計劃通過本次試點工作,用兩年左右的時間探索和制定一部可執行、可考量的物流無人機安全運營標準,為我國無人機產業應用樹立示范標桿。
現場專家表示,這不僅預示著我國對商用無人機的監管將進一步放寬,試點所提供的海量飛行數據和物流配送樣本,也將為我國探索建立無人機監管的“中國標準”提供技術和實踐支撐。
京東建設上萬個無人機機場布局邁出重要一步
在此前召開的達沃斯論壇上,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表示,京東將在全國建設上萬個無人機機場,所有的商品都能在24小時之內送達給消費者。
活動現場,肖軍重點介紹了京東的這一長遠布局:在全國部署數千架通航貨運飛機和中大型物流無人機、上萬個智能機場和終端,以及數十萬架末端配送無人機,實現全國絕大多數縣級行政區域和鄉村的全面覆蓋,讓所有的商品能夠在24小時之內送達中國的任何一個地方。
目前,京東正著手打造干線、支線、末端三級“無人機+通航”的智慧物流體系。干線無人機配送是指通過干線無人機,實現載重50~60噸,覆蓋1000公里半徑的中心倉到分中心倉的干線物流快速調撥;支線配送是分中心之間和分中心到場站的小批量快速轉運針對高值貨物,京東規劃是載重200公斤~2噸級別,覆蓋半徑大約在500公里左右;終端主要解決的是偏遠地區和道路交通不便情況下的“最后一公里”難題,無人機載重量約10~50公斤,覆蓋半徑10~50公里。2017年2月,該智慧物流體系在陜西省正式落地。
京東選擇在西安落地無人機也是看中了西安天然的空域優勢和地理條件,以及處在“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上,“產業變革”的推動將成為無人機產業發展的良好契機。
本次試點工作的展開,不僅會極大加速京東智慧物流體系的全面落地,并有望以陜西為中心向全國輻射,探索更多產業變革的新機會,從而推進陜西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成為縱深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推動力。
當然,也有業內人士向雷鋒網表示此次試點的關鍵在于京東獲得多少航路、可以飛多久,對此肖軍表示預計在陜西明年會超過100條末端航線的開放,但可能不會超過1000條,而支線會在明年6月份啟動3、5條航線的開發和應用,會結合有人機和無人機綜合運輸,主要是以西安航天基地,以及西安這邊到周邊的幾個市的支線。
而在飛行申請上,仍然需要在每次飛行前進行申請,但審核過程已經有了高效的提升,以前是人工發郵件,現在是系統對接,未來將實現全自動化審核。
肖軍表示,目前無人機送快遞的成本并不比有人送低,但京東做無人機的價值不是在于空中運輸比地面運輸便宜多少,而是保持京東物流的高效性。京東目前無人機物流體系主要為京東城鎮類偏遠地區服務,無人機物流的價值在于把傳統的覆蓋范圍從150公里擴散到600公里,從而保持偏遠地區庫存的流通,而倉庫離用戶越近,就能保持上午下單下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