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邏輯思維“時間的朋友”2017到2018跨年演講上,羅胖子提到“每沖進來一撥人群,就成就一撥連接器,每成就一撥連接器,就誕生一撥商業新物種。2017年,有一個人一直在談“新物種”這個詞,那就是吳聲。”。
吳聲談“新物種”
大家一直很好奇,吳聲談了一年的“新物種”最后都具象到一些什么樣的企業,直到前幾天,榜單top100落地,才真真切切讓這些被譽為“新物種”的公司露出真容。
他們在商業邏輯上表現為AI+、共享單車、新零售,無人便利、知識服務等,是技術迭代與認知升級互動生成的商業形態,核心是技術應用的場景化,這都是自然而然催生的形態結果,擁有核心價值的創業企業更容易成為新物種。
在榜單里有一個“新物種”名叫“埃洛克航空”,也不例外,其定位是“航空數據采集”,顯然是已將無人機技術進行了場景化應用,也體現了其技術迭代與認知升級互動生成的商業形態。
2年多前,這家在無人機行業里橫空出世的公司,打著中國最頂尖的“航天軍工無人機團隊”+“互聯網”團隊相結合,希望能從無人機核心技術出發來,做一款能夠大規模提升工業級無人機智能化水平的飛控,以此在行業占住自己位置。很快,他們出了AK1、AK2、AK3能夠適配從小型電動固定翼、中型油動固定翼到大型軍工級別固定翼無人機的智能飛控,然而在并不成熟的無人機市場里,與其它廠家進行適配成為優秀產品,道路是漫長而曲折的。市場需要的是更加可靠實用的整機產品,而不僅是一個優質的零配件。
世界互聯網大會劉云山視察埃洛克航空
又經歷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采集者1代亮相第三屆互聯網大會,并受到了當時國家領導人劉云山的肯定。幾個月后,一款專業航測遙感無人機系統“蝗1.0”面世,這款低價、耐用、智能、高效的產品,很快得到了行業的認可,并保持著每3個月迭代一個版本的速度向前推進,到目前已經是“蝗3.0”,同時推出航測版和傾斜版,可配置RTK和PPK差分系統。
埃洛克航空亮相百度地圖生態大會
然而對于終極用戶來講,無人機做得再好也只是工具,并非他們需要的最終產品——數據。于是,一個遍布全國的航空采集作業網絡應運而生,2017年末,“2018百度AIM地圖生態大會”召開,百度地圖宣布與空間數據采集服務商埃洛克達成戰略合作,為高精度地圖服務,助推百度地圖向AI進化升級。這一次,埃洛克的定位已經轉變成了航空數據采集。
此時的埃洛克航空也完成了a+輪數千萬輪百度風投的獨家投資。這家成立兩年多的公司,卻能經歷如此豐富的技術迭代和認知升級,源于其扎實的航天軍工技術功底,及融入血液的互聯網思維能力和行動能力,并在航空數據采集的場景下扎了根。
在此次評選的五個維度“造血機制、協同成長、生態價值、變異潛能、物種基因”中,埃洛克也都表現優秀。
在其每一次迭代和升級中,埃洛克航空的造血機制促進了營收指數級增長,不斷得到資本的認可。定位的變化,并不是技術方向的否定,卻是迭代向前,沒有前面的積累,就沒有后面的升級,前后銜接都具備很強的相關性。沒有做飛控的底子,他們就不可能做得出行業里做便宜、好用的飛機,沒有低成本的高效采集工具,就不能有競爭力的作業數據采集能力。一環扣一環,不斷演變變異,物種基因進化,每一環又互為生態,最后形成閉環。
你會發現,埃洛克航空其實是一個具備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設計力所有底層基因的奇葩物種,它具備完善的數字應用能力,并能從更細致的顆粒度層面形成解決方案,巨大的爆發潛能。于是成為吳聲眼中“真正具備品類創新價值,趨勢開拓性,潛力爆發性的新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