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ly 舉辦的賽事吸引中外好手同臺競技/圖 來源網絡
IP之路道阻且長
賽事IP的實質,其實是粉絲效應。
雖然這兩三年來,世界各地的無人機競賽爭相展開,并逐漸形成了以職業飛手、贊助商、直播媒體為主體的商業運行模式。但是從整個市場大環境來看,這項賽事的市場依舊太小,關注的人群以及狂熱程度都遠遠不足以將賽事冠上“IP”屬性。再者,多數賽事由無人機發燒友舉辦,在商業統籌運作上乏善可陳,這也是當前賽事最大的障礙。
「對于非無人機愛好者來講,穿越機在它們的眼里跟玩具差不多,而且現場觀看競速比賽的感官體驗肯定不如賽車來的直接。無人機競速賽發展時間很短,付出和風險同樣巨大,所以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去探索。」
在談及如何賽事IP化時,陳騁認為,較高的賽事參與頻率與優質的賽事內容對于IP的打造極為重要,除此之外還應重點經營活動粉絲社群,舉辦大眾、學校、商業等各階層廣泛參與具備娛樂化、互動性強、參與度高的精彩賽事。
和其他體育賽事類似,廠商的贊助、冠名以及現場的展位銷售已經成為無人機競速賽事的重要收入之一。而相比其他的體育比賽,無人機行業自身的資格限制和成本門檻也使得競技能與其他的商業用途聯系在一起,諸如行業培訓、場館體驗、游戲娛樂等。這些潛在的細分市場正在逐漸成為無人機行業的發展趨勢,如果能將其和無人機競技順利整合起來的話,可能會形成更加完整和成熟的產業鏈。而這也是2018年,除了賽事之外,X-Fly將要重點拓展的下游項目。
對于未來的X-Fly的規劃,陳騁是這樣說的:「我們還是希望將來建立自己的 IP ,成為這個行業真正的先驅者。X-Fly未來將繼續結合科技與體育產業,豐滿目前的賽事運營體系,將穿越機培訓與穿越機競速比賽有機結合,讓更多的大眾能接受并喜愛上這項新興運動,也為更多的中國飛手站上世界級大賽發揮推動作用。」
X-Fly 賽事現場/圖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