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2018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發展國際論壇”上,根據民航局副局長透露,植保領域的無人駕駛航空器將會率先實現行業普及。民航局相關領導在論壇上還透露口風表示,根據相關主管部門的規劃,明年的植保市場,即將被無人機全部取代。按照這樣的政策規劃,植保市場將會在今年迎來大的爆發,屬于植保無人機的春天就要來了。
論壇現場/圖 來源宇辰網
幾天前的“2018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發展國際論壇”上,民航局副局長李健表示,根據預測,在2017到2021年,中國行業級無人駕駛航空器市場規模每年都將以30%的速度增長,到2022年,在農業生產、娛樂航拍領域將率先實現初步的行業普及。民航局飛標司副司長朱濤則透露,自己在不久前到農業部參加植保試點會議時得知,從明年開始,植保無人機要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這意味著從明年起,植保市場的所有有人機將基本消亡,它們都會被無人機全部替代。
嘉賓發言/圖 來源宇辰網
這個重大的消息,目前據說接近內部的人士幾乎都已經知道。業內對于無人機在植保領域即將迎來大爆發保持樂觀的期待,有植保企業也因此獲得巨額融資。不過,聯系到今年1月26日民航局發布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里對于植保無人機的相關規定,這或許只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順理成章之事。
在今年年初民航局發布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里,根據運行風險的大小,已明確將民用無人機分為微型、輕型、小型、中型、大型。根據其分類,植保無人機大多數目前屬于輕小型,只需要向民用航空管理機構實名注冊登記即可。植保飛機是屬于特殊機型,其適飛空域,位于輕型無人機適飛空域內,真高不超過30米,且在農林牧區域的上方。因為飛行高度低,而且是在田地等區間,所以無需做適航認證。《暫行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輕型、植保無人機在相應適飛空域飛行,無需申請飛行計劃,但需向綜合監管平臺實時報送動態信息。”
與會者擠滿會議室/圖 來源宇辰網
已經完成意見征集的《暫時規定》里,對于植保領域的“照顧”已得到充分體現,此次民航局領導在這樣的會議上透露口風,說明有關明年在植保領域里全面推廣無人機已經實錘。這對于植保企業而言,可以說是十分難得的爆發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