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2日報道,尼泊爾一個非盈利組織成功研發首架“醫療無人機”,為當地偏遠山區居民運送藥物和醫療用品,大大提供了便利。
據報道,尼泊爾有近3000萬人口,但只有2600多名醫生,每一萬名尼泊爾人中有不超過一名醫生。更糟的是,許多山區村莊沒有道路和手機通信設備,生病或受傷的人須長途跋涉到村外求醫。此外,尼泊爾2000個鄉村醫療站因交通不便,運送藥物耗時耗力,導致醫療站的藥品經常缺貨。許多人因而轉向傳統治療師求助,甚至放棄就醫。
63歲的普恩(Mahabir Pun)10年前立志要讓尼泊爾山區的村莊連接互聯網,還希望為尼泊爾年輕人提供就業計劃,吸引他們留在國內服務。結果,他創立了“國家創新中心”,并成功研發一架醫療無人機。普恩說:“這是我們的大學生自行設計、組裝的無人機,全部在我們的實驗室里完成,這降低了我們的成本。”
居住在加德滿都西北部250公里外的朗契村的帕加日前扭傷了一只腳,從他的家步行到距離最近的醫療中心須四個小時。但現在有了醫療無人機,他已無須這么辛苦。帕加說:“無人機為我省了許多麻煩、時間和金錢。”
目前這架無人機可掛載重量為1千克,每次可飛行兩公里。普恩的團隊正努力提升其載重量和飛行距離。
這項造福尼泊爾山區民眾的創新計劃獲得“拉蒙•麥格塞塞獎”(Ramon Magsaysay Award),由美國紐約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信托人出資創立的這個獎項,被視為亞洲“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