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農業與陶氏杜邦農業事業部聯合發布植保無人機作業新標準。
5月11日上午消息,大疆農業與陶氏杜邦農業事業部飛防標準聯合發布會在江蘇南京舉辦。會上,大疆農業與陶氏杜邦農業事業部聯合發布首款植保飛防作業標準。
實際上,在消費領域順風順水的大疆,在農業無人機領域也早有布局。2015 年,在精靈系列發布了四代產品之后,大疆推出了第一款智能農業噴灑防治無人機MG-1,一年之后,大疆又發布了MG-1的升級版,功能更加豐富的MG-1S農業植保機,配備了A3飛行控制系統、高精度毫米波雷達和兩級式噴灑系統,國內售價42000元人民幣。去年12月大疆又在深圳發布了MG-1S Advanced、MG-1P系列農業植保無人機以及大疆農業服務平臺。
本次發布會并沒有實體產品發布,重頭戲是大疆農業與陶氏杜邦農業事業部聯合發布植保無人機作業新標準。
大疆農業數字化轉型
此次大疆農業與陶氏杜邦農業事業部首次發布的法砣殺菌劑的植保無人機作業標準經過實驗室的多次試驗論,適宜于飛防,藥劑的內吸傳導性能夠更好地保護作物。法砣®在水稻,小麥與花生這三種作物施藥后,能夠明顯提升作物的產量與品質,對于三者常見的稻曲病,銹病以及葉斑病等有顯著作用,為了最大限度保障作業質量。
通過PC GS PRO這款軟件,可以規劃目標作業區域
此次發布的標準要求植保隊作業嚴格按照技術定位施藥,包括施藥次數、時間、劑量和作物適宜的用藥期。例如,飛行參數的制定以及噴頭的規格制定將有力保障噴灑的質量與效果,避免重噴與漏噴。以及,標準還建議與其他非噴霧作物區隔開15米距離,保障其他作物不受藥劑影響。
大疆農服App
在大疆看來,植保無人機不僅僅是噴灑農藥這么簡單,通過PC GS PRO這款軟件,可以規劃目標作業區域,進行圖像采集,并將數據上傳到大疆農服App上,這樣更將精確進行噴灑,頗有點人工智能的味道。
在發布會上,大疆農業還分享了一組數據,截止到五月初已有6000臺大疆MG-1P植保無人機在作業前線開始作業,2018年植保無人機市場格局已基本明朗,新入行的植保隊如何快速拓展市場,推廣無人機植保服務等問題,都是大疆農業正在著手解決的。大疆農業此次與陶氏杜邦農業事業部合作,也正是意識到了植保服務走向標準化與流程化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