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界面也是簡潔明了,就不再一一介紹。
新手指引里都是以小視頻的形式來介紹基本操作,比較直觀,當然也導致APP的體積超過了100MB。
飛行測試:室外飛行
飛行距離:在測試中,將無人機高度爬升至50m,在這一過程中畫面清晰穩定,沒有出現信號失聯現象,圖傳效果值得肯定。但當前工程樣機還有BUG,第一次連接時手機屏幕上顯示白屏,只有返回主菜單,再次選擇連接飛行器后畫面才會正常顯示。好在飛行過程中沒有出現類似的情況。
飛行時間:在室外2級風的環境下,飛了約2min的航線,爬升至50m的高空再降回2m高度,隨后開始懸停,直至電量顯示3%自動降落,用時約8min10s。由于這款無人機一般不會飛太遠,因此建議玩家們在飛行時當電壓低于15%時返航。
控制模式:由于目前工程樣機沒有配備遙控器,只能使用手機遙控。方式有虛擬搖桿和重力感應兩種方式,控制比較流程,與其他使用手機控制的無人機相差無幾。虛擬搖桿可以根據用戶習慣切換日本手或者美國手,但可惜的就是APP不具備記憶功能,每次啟動都默認為美國手,對于日本手的玩家來說每次都要切換有些麻煩。
定位精度:室外飛行具備GPS定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可以提高定位精度,尤其飛行高度高了以后,光流傳感器和超聲波傳感器就失效了,只能依靠飛控內部精度有限的MEMS陀螺和氣壓傳感器定姿態和高度,沒有GPS數據進行修正就容易受到外界氣流影響而發生漂移。iDol的室外定位精度和其他沒有采用RTK差分技術的無人機類似,都在1~2m左右,不過相對較小的機身在大風時要保持穩定會遇到一些挑戰,不建議在3級風以上的環境中使用它。
照片畫質:從畫質來說,與一般的手機攝像頭拍攝相差無幾,畫面清晰度有保證,色彩表現不錯,當然小底攝像頭畫面涂抹感較強的缺點也不可避免,對于一般的自拍和上傳社交網絡的用途而言是足夠了。
黃昏下的樣張。
色彩表現還不錯,在信號塔附近飛行也沒有受很大影響。
錄像畫質:iDol采用了單軸云臺的設計,在前進后退時,采用固定式相機的無人機那種畫面急劇抖動的現象得到了有效抑制,配合電子穩像技術可以較平滑的拍攝視頻,果凍現象也控制的不錯。不過在空中有側風時,機體不可避免的有一定的傾角,由于滾轉通道沒有增穩,所以拍攝畫面難免會出現與地平面不平行的情況。
智能模式:當前工程樣機的智能模式還并不完善,沖天、漸遠和環繞三種拍攝模式沒有問題,而跟拍的識別率有待提高,手勢識別也僅有在一米內拍照和降落兩種指令。事實上筆者倒是不太擔心后續iDol的表現,因為很多具備跟拍功能的無人機,在初始發售時這一功能都不太完善,如精靈3剛發布時就不具備跟拍功能,而首先還是是在第三方開發的APP中實現,零度的Dobby無人機也是在更新了若干次固件后實現比較完善的跟拍功能,希望正式上市時的iDol能把智能功能完善。
室內飛行:室內飛行時,由于沒有GPS信號,懸停需要依靠光流和超聲波傳感器。從實際表現來看,在室內光線良好時可以穩定懸停,如果光線較弱和地板紋理不足時,光流傳感器就大打折扣了,這個大部分無人機也是如此,所以建議在室內飛行時要避免昏暗的環境。順便也測試了一下懸停續航,在9min40s左右3%電量時自動降落,基本達到了官方10min的懸停續航指標。與近似定位的Hover Camera相比,應該是出于提高續航能力的考慮iDol的旋翼沒有完全包裹,所以飛行時也要注意不要用身體直接接觸飛機,雖然有外框保護,但是還是有被打傷的風險。
總而言之,iDol無人機優點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價格在帶GPS定位的無人機中幾乎是最便宜的,降低了玩家的門檻;2、支持遙控器,可以實現更精確的控制;3、具備單軸云臺,方便的俯拍和實現特效;4、機架全面保護,安全性較高,適于新手娛樂;5、抗干擾能力過關,室內和室外飛行過程中圖傳畫質有保證;6、拍攝畫質和當前內置的智能模式可以覆蓋大多數自拍場景的記錄和社交網絡分享需求。
但是,飛了幾輪下來,缺點也還是有的:1、沒有相機滾轉通道增穩,拍攝時在側風情況下難以保證畫面水平;2、包圍機架雖然提高了安全性,但重量較重,影響了動力系統的匹配,使得電池續航時間較短,這也是這類無人機的通病;3、工程樣機一些智能功能開發不完善,期待后續APP持續更新;4、小尺寸螺旋槳使得飛行噪音較大,在室內飛行尤為明顯;5、飛行后電機發熱較大,需要玩家注意不要在飛行后立即接觸電機座部位;6、工程塑料的機體質感一般,長期使用后的可靠性有待考驗,整機結構有優化空間;7、非智能電池需要玩家具備一定的維護知識;8、當前APP還需要進一步打磨,提高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