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為人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打開手機、輕點屏幕,就輕松地完成網上購物或網上點餐,人們完全可以足不出戶、在家坐等快遞“送上門”。但是,隨著人工成本的提升,物流行業也面臨著一邊不得不漲價的壓力,而另一邊服務并未得到提升的尷尬局面。
為改善現狀,京東、順豐等一大批企業投身無人送貨的研究。杭州迅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之一,這家成立不足三年的年輕企業,用國內一流的無人機技術和全鏈路無人化配送網絡理念,把無人機服務逐漸延伸到人們的生活中。
為傳統物流運輸“插上翅膀”
三年前,當無人化配送、AI和VR被一起列入扎克伯格的野心名單里的時候,國內的無人機物流領域可圈可點的產品或服務還寥寥無幾。
“我從一開始就很堅定地想做成一家智能機器人運力服務企業,盡管在前人的經驗里,它仍是處于虧損狀態的一個行業。”2015年,章磊在杭州成立杭州迅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在“不是所有的投資者都能被無人機物流美夢打動”的時期,公司曾面臨資金困難,但在章磊看來,“越接近未來的產業,越需要火候耐心等待。”2016年4月,“迅蟻”完成天使輪百萬美元的融資。
“我們的目標是為偏遠深山、孤島地區的快遞運輸‘插上翅膀’。”“迅蟻”市場部總監余顯朗說。2016年,“迅蟻”在浙江省安吉推出國內第一條無人機郵路。“全長10.5公里崎嶇山路的載貨飛行,無人機只用了不到15分鐘。”余顯朗告訴記者,如今,“迅蟻”直升機的數百條航線分布在浙江、四川、貴州、福建、陜西、江蘇、安徽、河北、內蒙古、上海等地,共計投入50臺左右無人機。
去年10月,“迅蟻”無人機從福建省莆田市山亭鎮出發,一路飛向湄洲島,為當地居民提供物流配送服務,這是國內第一次無人機集群跨海配送。
從郊野轉戰城市
“我們并不僅僅是研發出先進的無人機技術,而是立足于提供智慧物流運輸方案的未來發展方向。”章磊把“迅蟻”定位為無人化物流服務商,他想搭建的是“一個更有效率的未來”。
“迅蟻”把崎嶇山區、偏遠海島的無人機物流運輸作為起點,然后一路“涌向”城市物流配送,在今年1月推出一款無人機送餐的微信小程序“迅蟻送吧”,在杭州未來科技城片區的人們,可通過這一平臺進行網上預訂外賣。
“從下單、配餐、無人機運輸、最后送到客戶手中的時間加在一起,保持在15分鐘到半小時之間。”余顯朗介紹,目前“迅蟻”已經和星巴克、吉祥餛飩、肯德基、貢茶、老娘舅、咬不得、賽百味等連鎖餐飲合作,5元每單的“超值”配送費,也讓大多數用戶容易接受。
余顯朗認為,餐飲類運輸,尤其是咖啡這類液體,是檢驗無人機穩定性的“硬性標準”。在半年的運行時間里,沒有出現一起飛機送餐事故。
“迅蟻”無人機的精準投放技術也日臻完善。“兩年前,無人機需要直徑3米左右的面積投放;現在我們只需要1平方米甚至更小的面積。”余顯朗介紹,還有無人機的有效載重提升至7千克,最大航程增加到30公里等技術突破。
“讓一切美好,即刻呈現”
“迅蟻”是指迅速移動的螞蟻。“我們的夢想就是隨著電商、物流企業在無人化物流配送領域的進步,可以讓人們在最短的時間獲得想要的物品。”余顯朗說,“讓一切美好,即刻呈現”就是公司研發團隊的口號。
“迅蟻”一直朝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在今年4月“對準”了醫療互助領域,聯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長興院區,搭建縣域的緊急醫療救助試點。
“無人機的起降和飛行過程完全自動控制,操作簡便。出現醫療急救事件時,無人機能發揮出獨特的優勢,快速傳遞急救器材、藥品、血液和各種標本。”余顯朗解釋,比如,遇到胸痛心梗癥狀病人,趕在病人送達醫院之前,利用無人機運送疾病待檢標本,提前準確診斷病情,就能有效縮短搶救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降低致殘率。
在未來的幾周,“迅蟻”還將發布自動機場和無人小車,希望在未來完全實現空中、地面的機器人物流運力,搭建全鏈路無人化配送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