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無人機配送距大規模商用還有多遠?
無人機送貨正在成為物流行業的熱點話題。除了傳統的“末端最后一公里”之爭,最近不少企業更是頻頻在支線運輸方面發力。
京東近日對外發布了物流貨運支線級大型無人機,具備全天候飛行能力,續航超過1000公里。值得注意的是,該無人機是由西安的研發中心所研發,預計在今年首飛。另外,順豐、郵政等也啟動了無人機的試飛投遞。更多物流和電商企業進行無人機實驗嘗試,例如通達系、蘇寧等都通過第三方合作實現試點。
西安郵電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張鴻表示,電商和物流企業對于無人機的布局,初衷是為了貫通從干線、支線到末端的物流網絡,除了無人派件這一細分環節,各企業也期望開拓支線和干線物流潛力,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提升效率。
國內物流行業對于無人機的熱衷來源于傳統快遞物流的瓶頸,支線物流和最后一公里配送仍然無法在現有條件下取得突破。因此,支線固定翼+小型旋翼無人機成為布局關鍵。
近日,國家民航局發布的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被視為政策層面對于物流業無人機應用的推手。
盡管行業內競爭漸酣,但業內人士提出,無人機在物流領域的應用仍然存在安全性、穩定性、送貨條件和政策監管等方面的待解問題。
陜西資深投資人士邊隴剛認為,無人機在商業配送領域只能算是剛起步。但這個領域“很燒錢”,背后是對企業綜合實力的考驗。如何平衡好快捷配送和節約成本之間的關系,都需要繼續磨合。
張鴻認為,從現階段來看,無人機在物流場景內的價值可能更多體現在郊區和農村等地區,但作為未來智能化物流系統的一部分,今后無人機送快遞將是行業發展的一個新拐點。 華商報記者 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