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三角聯辦無人機產業大賽,設上海、蘇州、德清、合肥等賽點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又有新動作。7月26日上午,以上海為主賽點,蘇州、德清、合肥等地為分賽點的2018長三角無人機產業創新大賽暨協同發展論壇,在上海市青浦區北斗西虹橋基地正式啟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目前中國無人機生產企業達650家,無人機登記數量達18萬臺,無人機用戶數量17萬,據預測,到2023年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976.9億元。
長三角無人機產業創新大賽啟動現場。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圖無人機行業已成為中國新的重大戰略部署上海市經信委電子信息產業處副處長董繼明在啟動儀式上表示,中國的無人機產業發展可以用一日千里來形容。從2015年到2017年,中國無人機市場規模從15.2億元上升到35.4億元,截至2017年,無人機出貨量達52萬臺。根據2018年3月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發布的數據,目前中國無人機生產企業達650家,無人機登記數量達18萬臺,無人機用戶數量17萬,中國無人機市場份額占到全球市場份額的70%,無人機行業已成為中國新的重大戰略部署。據預測,到2023年,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976.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59%。中國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通用航空處副處長商承灝在啟動儀式上也認為,中國民用無人機在未來十年的增速將有可能超過20%。澎湃新聞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以上海為代表的長三角區域無人機管理部門正積極推進落實“放管結合”的產業推進思路。由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批準的“民用無人機試飛運行基地”試點項目落戶上海,屬全國首個該類試點項目;由民航局指導、多方技術單位共同參與的《低空聯網無人機安全飛行測試報告》正式發布,為無人機安全監管提供了有力支撐。無人機產業創新大賽飛行路線精確到厘米級長三角聯辦的無人機產業創新大賽,比賽方式和規則究竟是怎樣的?賽事主辦方相關人士介紹,本次無人機大賽把西虹橋商務區的試飛基地空域以及地面監視云系統作為上海主賽點,并在長三角的蘇州、德清、合肥等地設立分賽點。大賽邀請運營商、通訊定位龍頭企業、戰略布局無人機產業的行業龍頭共同參與大賽場景設計,并在評分體系的設計中融入空管、公安、交通等無人機監管體系對技術和產品的核心要求。賽事啟動之后,將在長三角地區各個分賽點舉行植保、巡檢、物流、攝影等分站賽,就目前行業無人機在應用場景中的具體問題進行比拼和展示。
論壇現場展示的無人機產品。澎湃新聞記者從主辦方獲悉,本次大賽設置的賽事專門航線總長約10公里,對飛行路線進行了厘米級精確標定,在藥物噴灑、貨物投遞等項目的比拼中,航線精準程度、任務完成情況等都被列入評分范圍。大賽組委會將根據空域批復及要求,嚴格按照空軍、民航航管部門的管制要求,對賽事飛行計劃進行報備,和地方公安等部門聯動,確保賽事期間應急響應聯動。其中,大賽得到了中國民用航空局批準的無人機云系統的支持,為比賽現場提供基于互聯網的地面監視服務,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為賽事無人機提供檢測服務和質量建議。本屆大賽旨在搭建無人機安全運行與合法飛行的監管模型和應用場景,搭建向社會宣傳普及“空地聯動、聯防聯控、管放結合”等無人機飛行安全相關政策的平臺,促進跨軍民、跨部門協作,協同探索法規標準體系、運行監管體系、科技創新信息技術體系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