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月9日,美國國防科學委員會發布了2016年10月完成的《下一代水下無人系統》報告,這份報告對于美國國防部在下一個10年及今后如何維持水下優勢提出了重要建議。有消息顯示,五角大樓對無人技術的興趣日益濃厚。根據7月30日發布的合同公告,五角大樓已經選擇了23家公司競標這一合同,包括開發、制造、裝配和保障整個水下無人系統。該項目預計將于2023年7月完成。耗資八億美元的“水下無人機”合同,標志著五角大樓對無人技術的興趣日益濃厚,揭開了美國龐大水下無人系統計劃的冰山一角。美軍全方位發展無人系統,最主要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軍事問題專家杜文龍解釋,按美國目前的情況分析,可以找出很多原因。首先它認為俄羅斯水下作戰能力發展很快,普京亮了六塊“肌肉”,其中一塊叫“波塞冬”。“波塞冬”就是長航時在水下可以進行核動力、核彈頭兩核結合的核魚雷,如果這個東西在水下潛伏,或者就在美國西海岸那亂轉,一旦有各種作戰行動,基本上相當于水中的彈道導彈。如果在這個時刻它不進行追趕,或者采取其他的防御方式,很有可能會落后。
第二美國可能有更深層次的考慮,因為美國目前水下聯網能力很強,下一代“哥倫比亞”級潛艇,個頭越來越大,導彈越來越多,把有人無人兩項技術結合到一起,有一個有人版的“哥倫比亞”潛艇,邊上都是些無人小潛艇,這小潛艇跟目前的UUV(無人潛航器)高度接近,如果這些水下無人機擔負不同任務,組成水下小編隊,比如有偵察的,警戒的,還有攻擊對方的,這樣實際上不是一條潛艇在戰斗,是整個水下作戰系統在戰斗,這個對于提高作戰能力有重大幫助。其他國家還在忙著造潛艇,還在加導彈、魚雷,數數我魚彈數量到底是多少,美國已經把水下網絡作戰當成未來的發展方向。
而且美國認為,如果把小潛艇調整之后,有的可以偵察,有的可以攻擊,有的可以保障,有的可以進行各種巡邏和其他的作戰任務,這樣整個水下作戰系統就會率先形成。
美國對抗俄羅斯、對抗中國,這大概只是一個借口,通過水下無人系統的發展,讓自己水中探測技術、打擊技術、跟蹤技術、定位技術有重要的進步和提高,這是最核心的內容。所以美國在憑借自己技術優勢和資金優勢去爭取新一輪的優勢,總的感覺UUV(無人潛航器)對于美國今后水下作戰能力提高有重大作用。
杜文龍還介紹,2013年在南海,我們發現了美國的無人潛航器,一個小東西帶著天線,帶著攝像頭,帶著光源,最想干什么?一定是拍攝水下重要防御設施,拍攝軍港的進出航路,也就是抵近偵察試驗,然后通過試驗確定發展方向,讓自己水中偵察、進攻、防御能力有重大提高。我想今后針對重點國家、重點海域、重點目標,美國這種小東西依然會快速地發展。
現在的功能是“眼睛”,我們高度擔憂未來它會把“拳頭”裝上,如果實現了水中察打一體,今后來的東西可是帶著戰斗部來,如果它溜進你的軍港,對于駐泊狀態的潛艇、航空母艦和其他目標進行攻擊,產生的損失要大得多。因為畢竟你靜止狀態,包括警戒能力還有其他能力都會降低。這種情況下很有可能一個小的UUV(無人潛航器)會對我們造成重大損失,對美國來講會產生重大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