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defensemaven網站2018年9月14日刊文,作為全面戰略的一部分,美國國防部正在大力推動人工智能(AI)技術向船舶、坦克、飛機、無人機、兵器和大型網絡的快速應用,以便更快地利用和整合最新的創新。
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有多種形式應用于美國軍事作戰系統,但是新的技術和應用正在快速出現。因此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帕特里克·沙納漢已經指示國防部首席信息官,要立即成立一個新的聯合人工智能中心,以使整個國防部范圍的團隊均能夠快速提供人工智能能力,并有效試驗新的作戰概念,以支持國防部的軍事任務和業務職能。
國防部官員打算采取新的措施,以推動全軍范圍內不同人工智能開發項目之間的相互關聯,其中最關鍵的是利用最新和最高效的自主性、自動化技術以及可使AI長期發展的具體方式,同時,也可對當前的軍事行動產生直接影響。
美國國防部軍事AI功能的應用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IT或網絡空間領域。當然,人工智能可大規模地加速數據整合、云遷移和各種急需的網絡安全功能,但它也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武器系統、大型平臺和戰斗網絡。
計算機算法即時訪問大數據、比較和組織信息的能力越來越強,并可為人類決策者執行自動程序和分析功能,從而發揮指揮和控制的作用。數據庫快速訪問、信息組織和執行高容量程序的功能都是AI應用技術的決定性優勢。例如,智能算法越來越適用于掃描、查看和組織諸如圖像或視頻這樣的ISR信息輸入,以識別指揮官可能感興趣的作戰相關信息點。利用AI技術可以比人類更快地執行這些類型的程序功能,從而可大大縮短戰斗決策者的關鍵決策時間框架。與此同時,許多專家、開發人員和軍事領導人也都認識到,人類認知所特有的某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主觀決定對戰爭決策而言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鑒于此,在這些依賴于開發人員的被稱之為“人機”交互或“緩解認知負擔”的高級AI中,人類仍在指揮和控制能力中起作用,而計算機只是自動化快速執行一系列關鍵程序功能。
AI和IT
AI在IT數據系統安全防護方面的應用尤為重要。例如,美國空軍開發人員正在利用先進的計算機自動化技術來在線復制人類行為,以專門用于引誘和跟蹤潛在入侵者。此外,AI也可用于對可能包含惡意軟件、病毒或任何類型的企圖入侵的輸入數據執行實時分析。如果能快速識別出企圖入侵的來源、特征或可辨別的模式,網絡防御者就能更好地做出回應。在這種情況下,通過計算機自動化執行大量冗余任務,人們可以騰出更多時間來開展更廣泛的釋義或概念研究工作。
例如,陸軍正在與NCI私營公司合作,為一種特定的AI使能項目確立一種高價值的認證工作,以簡化一些關鍵任務。NCI開發的該程序可支持帳戶創建、帳戶刪除、背景檢查和其他類型的大批量數據分析。此外,對“消息”總線上的活動進行更實時監控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AI和網絡防御
大數據池的快速訪問需要高級AI算法,以執行旨在檢測與惡意軟件相關的模式和異常的實時分析。例如,美國國防部每天都會收到大約3600萬封電子郵件,其中包含來自黑客、恐怖分子和外國對手試圖獲取未經授權的軍事系統的惡意軟件、病毒和網絡釣魚計劃。而出于安全性考慮,國防部會對網絡數據流進行額外的安全性加密,但這種加密同時也會使得網絡防御者更難以發現隱藏在加密數據流中的惡意軟件。為此,CISCO系統公司正在開發一種特殊技術,以使得網絡防御者可以更容易的在加密網絡數據流中讀取和檢測惡意軟件。目前,CISCO正對新的檢測方法進行原型設計,這也是其將該技術引入美國軍事服務計劃的一部分。
AI和大型戰斗平臺、裝甲車及戰斗機
AI實時分析在陸軍和空軍“基于條件的維護計劃”(CBM)方面的應用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功。正確識別特定戰斗車輛系統何時可能發生故障或需要維修將有助于作戰和后勤保障。美國陸軍已經使用IBM的Watson計算機對Stryker車輛和戰術卡車的傳感器信息進行了實時分析。借助看似無限的歷史數據,Watson計算機可分析出與潛在發動機故障和其他關鍵車輛系統相關的信息。此外,陸軍的 IBM Stryker的“原理論證”實踐可無線傳輸傳感器數據,并使AI能夠在幾秒鐘內將收集的新信息與數據庫中的歷史數據進行比對。陸軍還與IBM合作,在戰術卡車上測試支持AI的“自主套件”,旨在實現更高程度的自主導航。先進的計算機算法,在某些情況下通過機器學習可得到增強,例如Watson可以從維護手冊、報告、安全材料、車輛歷史信息和其他車輛技術中獲取非結構化信息,并使用AI技術對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得出對軍事操作員具有重要意義的明智結論。
在機械化地面戰中,目標數據至關重要。為此,美國陸軍戰斗車輛開發人員正在開展AI傳感器原型設計,以融合識別目標所必需的傳感器信息。如果遠程EO / IR或熱成像傳感器能夠收集和組織戰斗數據,車輛操作人員將可以更快地攻擊敵方目標。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的一些近期應用研究包括提升空中和地面無人裝備的自主性,這是人工智能已經產生巨大影響的領域的一個案例,并且預計將會長期占據主要地位。例如,陸軍研究實驗室正在研究微電子機械系統和基于圖像的系統,以實現其自主飛躍建筑物并傳遞建筑物內相關信息的能力。此外,一些陸軍高級武器和技術開發人員表示,大多數未來戰斗車輛將采用某種程度的自主能力或有人無人駕駛團隊技術。
美國空軍正在與C3IoT公司合作,在F-16戰斗機上做類似的開發。其機載航空電子設備和其他系統均通過AI計算機進行監控和分析,以識別何時需要維修或更換部件。F-35戰斗機的“傳感器融合”技術也是一種AI技術應用,該技術使用計算機算法自動收集和組織飛行員的各種傳感器數據。
美國海軍的福特級航空母艦也正在增加對計算機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新的航空母艦將可以使用先進的算法獨立執行診斷和其他艦載維護和程序任務。海軍開發商表示,這項技術將使得每艘航空母艦可減少900名艦載人員,并在艦船的整個生命周期內可節省高達40億美元。
戰爭、倫理與人工智能
關于人工智能未來的爭論,特別是涉及自主性的問題,任然存在重大爭議。目前五角大樓的條令規定,在決定使用致命武力時,必須始終存在“人機回圈”,即要有人的決策因素存在。然而,自動系統能夠自行跟蹤、獲取和摧毀目標而無需人為干預的技術已經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