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目前已有的決解方案有好幾個,有 4G 遙距操控無人機、警用巡邏、深度學習結合橋梁檢測、無人機隊自動充電系統等,Droneplayer 亦曾多次作出介紹。

配合無人機搭載無反相機的電動變焦功能,可以遠距操作拍攝和變焦。

無人機隊要解決充電問題,工研究有研發充電系統,平臺使用轉動式充電架,當無人機降落后,就會以接觸無人機腳架進行充電。
會議中亦有介紹其他仍在測試中的方案,如室內無人機群控系統,在室內透過室內定系統 ILS 來代替 GPS 給予無人機位置,高度則透過無人機底的雷射作偵測。系統最多可以操作 254 無人機,可以應用于室內藝術表演、競速應用、保全巡邏和設計建模等應用。

警用無人機系統,可以搭載熱成像攝影機,方便夜間巡邏。

深度學習系統辨識物件,可應用于車輛、船隻檢測。
5G 應用測試中此外,李國徵在會議后有提及目前工研院在測試 5G 的無人機應用,表示目前 4G LTE 操控無人機,仍會有若干延遲(約 100ms),若無人機飛行速度快,即操作滯可以達數米之遙。在實驗室環境下測試 5G 連線操作,操作延遲可以可大幅降至 1ms,遙距操作更為理想,同時高頻寬的優勢下,在實驗室的測試中,更可作 4K 畫質的圖傳。

工研院有室內無人機群控制系統,過往未有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