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無人機是指作為一種高效便捷的輔助手段來替代原有工具以服務于各行各業的日常工作中的無人駕駛的航空器。無人機按照應用領域來劃分,可分為消費級無人機和工業無人機兩大類。消費級無人機主要的作用是消費娛樂,如航拍無人機。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經過火爆發展之后,現階段市場規模仍保持增長,但整體發展趨于冷靜。而工業無人機市場呈現蓬勃的發展狀態,各領域的潛在需求逐步得到釋放,行業發展前景大好。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2022年工業無人機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2014-2017年,我國工業無人機市場規模保持穩定增長,市場規模由2014年的11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33億元,四年間復合年均增速為46.5%。隨著工業無人機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寬,市場需求將持續攀升,我國工業無人機發展前景廣闊。
工業無人機的應用場景包括農業植保、電力巡檢、警用安防、搶險救災、航空測繪等領域。作為高科技替代工具,工業無人機的工作場景往往具有高風險性。由于作業環境特殊,市場對工業無人機的高精準定位性、高環境適應性和高可靠性等功能要求更高。且根據使用領域的不同,工業無人機的功能側重點需作出相應改變,具有定制化的特點,因此工業無人機的制造水平要求更高。
在2010年之前,受技術水平以及消費意識等因素的限制,我國工業無人機市場規模較小,增速較為緩慢,應用市場主要是在搶險救災、航空測繪等領域。2010年之后,工業無人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工作效率不斷提升,作為高風險職業的替代工具,逐步受到了市場的重視,市場規模迅速擴張。
現階段,我國工業無人機的主要市場為政府部門,其應用占比高達45%。2016年以來,國家以及各地政府先后出臺了相關鼓勵政策,推動工業無人機行業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植保無人機領域,國家及大部分省市政府相繼出臺了補貼政策鼓勵無人機市場規模化發展。我國工業無人機行業發展政策利好。
受消費級無人機“黑飛”的影響,國家以及各地政府對無人機行業及市場監管趨嚴,隨著無人機管理政策的落地,工業無人機行業的發展模式趨于健康。現階段,我國工業無人機技術仍存在一些痛點,如續航時間、載荷能力、作業半徑等問題亟待解決,但這些領域技術突破較為困難,還需工業無人機行業加大研發力度。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經過爆發式發展,現階段趨于冷靜,而工業無人機正處于蓬勃發展狀態,應用領域不斷拓寬,市場需求持續攀升。由于工業無人機作為高風險職業的替代工具,可以在保證工作人員生命及健康安全的同時提升工作效率,其發展受到了政府的關注。在政策及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我國工業無人機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