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規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植保無人機行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將完善各項標準作為首要任務十分必要,唯有如此,才能促進行業有序發展,才能提升產品質量與作業效率,體現出植保無人機的價值。
隨著農業現代化發展不斷加快,我國農村勞動力大幅減少及人力成本持續上升等短板日益凸顯。在此形勢下,推動農業領域向自動化、智能化加速轉型成為必然選擇,植保無人機、耕作機器人等科技產品開始進入農業場景。
近年來,由于植保無人機具有使用靈活、成本較低、作業效率與安全性較高、環境適應能力強等優勢,逐漸獲得了農民和農戶的認可,市場規模增長呈現爆發趨勢。據數據統計顯示,到2017年,我國植保無人機保有量達到約1.4萬臺。
標準缺失等問題猶存
目前,植保無人機憑借其在農業植保作業中的優異表現,應用范圍不斷擴張,市場遍及全國各地。而且,根據實際使用經驗與反饋,我國植保無人機一直在不斷改善、優化,穩定性與功能性都得到了增強。不過,眼下植保無人機產品及行業發展還面臨著許多問題。
受無人機產業整體發展形勢影響,植保無人機成長趨勢十分積極,行業前景備受看好。因而,在政策、資本等因素推動下,國內植保無人機企業數量飛速增長,導致行業內魚龍混雜,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業內專家表示,由于許多中小型企業缺乏研發能力,因而生產的植保無人機要么組裝而成、要么招人代工,沒有多少實質上的技術成分,產品質量難以應對實際需求。此外,很多無人機企業都是埋頭生產,對植保作業和施藥技術或一知半解、或一竅不通,導致植保無人機產品在使用時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植保無人機/圖 來源網絡
出現這些情況,除了企業自身原因外,也與標準缺失這一現狀不無關聯。當前,不僅植保無人機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幾乎處于空白,生產標準、質量標準、服務標準、使用標準等也沒有規范制定。在這種情況下,一擁而入的眾多企業無序發展、無標生產自然更加難以避免。
標準制定為何緩慢?
對于廠商來說,有了標準,技術研發、生產制造、質量檢驗也就都有了方向,企業品牌也能更好地打響;對于飛手來說,有了標準,日常作業、故障維修也就都有了依據,服務水平和作業效率便可以不斷增長。那么,既然各項標準的重要性如此突出,為什么制定進程卻頗為緩慢呢?
首先,植保無人機標準制定不僅需要用戶、企業、行業的充分參與,還需要農業部門、民航部門與空管機構的大力支持。在牽涉面廣的情況下,各方針對標準制定進行溝通、交流及合作都需要時間,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落地的。
多旋翼無人機/圖 來源網絡
其次,植保無人機屬于多旋翼無人機,與固定翼無人機、無人直升機及有人駕駛飛機不同,另外與地面機械也有很大差別,在制定標準過程中無法參考這些已有產品的經驗,需要從大量實際應用及驗證中獲取經驗和數據。
最后,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已經發布的植保無人機標準都極為有限。在國內,僅有為數不多的地方標準與團隊標準可供參考;在國外,大規模應用電動型植保無人機的國家還屈指可數,更是沒有直接參考的可能。
標準建設始有建樹
植保無人機產業的發展正處于快速上升期,無論是著眼于現在還是未來,加快標準制定都是必然選擇。因此,在業內呼吁與外部需求助推下,依托市場利好形勢、政府與政策支持,我國植保無人機標準制定開始走上快車道。
2018年6月1日,在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等單位推動下,我國首部植保無人機技術規范標準——《植保無人飛機質量評價技術規范》正式實施,標志著國內植保無人機標準體系建設迎來了新的篇章。該項標準規范對植保無人機飛行精度、續航能力、噴灑變異系數、噴霧量偏差等指標做出了規定,對提高植保無人機安全性、提升植保作業效率而言意義重大。
不僅如此,植保無人機國際標準制定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日前,植保無人機國際標準工作組會議在加拿大召開,《植保無人機ISO國際標準》制定流程啟動。在會上,中國標準方案得到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認同,為我國植保無人機標準體系建設及確立國際標準制定主導權奠定了重要基礎。
隨著國內、國際標準的完善,相信植保無人機產業將能夠實現有序、健康、可持續發展,市場增長活力也將更為積極。另外,在提高植保作業效率與質量的同時,也將為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