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制定「無人機空中識別規范」(airborne-identification rules for drones)的進度大幅落后,引發業界人士擔憂。業者表示,主管機關延后推出相關管理規范,恐不利于無人機產業發展。
儘管白宮承諾加速推動無人機規范,政府與企業在諸多領域也廣泛進行合作,但根據無人機產業協會主管預估,距離FAA正式推出無人機監管規范可能還需一段時日。部分專家指出,最快可能得等到2022年。
這個日期不但比業界人士初步預估晚了3年,也比美國交通部旗下機構FAA先前公布的預定進度還慢。
國際無人機協會(AUVSI)會長韋恩(Brian Wynne)表示,FAA必須加快制定規范進度,否則許多無人機商業應用難以落實。
聯邦政府機關與無人機支持者皆認為,可靠的「空中遠端識別系統」對于無人機行業成長至關重要。畢竟該產業商機龐大,范圍涵蓋包裹遞送、空中攝影等商業用途,安全性要求卻不能鬆懈。
遠端識別系統必須結合軟體與硬體才能發揮作用,能協助執法與國安人員迅速辨識可疑的無人機蹤影。
業界人士指出,部分執法人員對于空中識別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存有疑慮,而各家業者對于規范是否真能發揮效用也有不同意見,導致無人機規范推出時程不斷延后。
FAA發言人指出,他們將謹慎訂定無人機規范,確保空中與地面民眾性命安全。FAA表示,他們最快將于本月公布小型無人機規范,并在未來幾個月內交出無人機空中識別規范的初步提案。
事實上,FAA于2017年底時指出,無人機管理規范制定順利,預計在一年后推出。但2018年春天時,聯邦調查局(FBI)資深官員批評該規范安全性不足,要求提高識別恐怖份子或惡意業者的標準,FAA于是決定補強規范并延后推出。
(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