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無人機,是指作為一種高效便捷的輔助手段,來替代原有工具,以服務于各行各業的日常工作中的無人駕駛航空器。當下,其廣泛地應用在農林植保、城市規劃、快遞物流行業中,正在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
未來,工業無人機還會延伸至哪些領域,其產業前景如何?近日,“2018年東北亞工業無人機產業與技術大會暨沈陽市無人機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舉行,來自全國40余家無人機企業的負責人,以及60余名專家學者集聚一堂,研討工業無人機產業的未來。
據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無人機系統發展白皮書(2018)》顯示,目前,全球無人機系統產業投資規模比20年前增長了30倍,全球年產值約150億美元。這其中,工業無人機占據很大比例。
“在我國,工業無人機產業將迎來黃金的發展時期,到2022年,行業規模將達到527億元,平均增速將在65%左右。”遼寧壯龍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黎說,工業無人機產業的規模正在猛增。
張黎認為,工業級無人機使物流行業向自動化、智能化發展,能夠解決偏遠地區人力運輸的不便和運輸工作量大的弊端。未來,物流業將進入“大航空時代”,打開物流運輸的新戰場,將是無人化、智慧化物流的關鍵突破口。目前,壯龍正與國內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合作,將在物流運輸方面發展無人機產業。
當下,中國無人機企業已達上千家,但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并不多,尤其是在工業無人機方面。參加此次論壇的沈陽無距科技公司負責人蘇文博說,“我們目前不只是做一個無人機的本體,我們實際上做了一個無人機系統,無人化的一個系統。這個系統涵蓋了本體、控制、鏈錄,以及我們的大數據跟云計算。希望通過我們技術一步一步地迭代,通過我們數據積累的迭代,實現我們的無人系統,從弱人工智能向強人工智能的轉換。”
而作為本次論壇的東道主,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校長孫小平表示,沈航將充分發揮沈陽市無人機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作用,以創新為根本,以協同促發展,以應用為導向,為無人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拓展無人機應用服務領域,提升無人機產業科技成果轉化率。
在這次高峰論壇上,中科院科學院院士聞邦椿、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研究員何玉慶等專家還分別結合各自研究領域,圍繞無人機產業發展及無人機質量與可靠性及相關技術等內容,進行了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