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監管一直以來都與整個無人機產業的發展緊密相連。
民用無人機作為一種相對新興且用途廣泛的民用航空器,作為可以影響到國家空域安全的空中運行設備,其管理問題是我國民航部門工作的重點。
▲日前,唐山審理了一起無人機“黑飛”案件,四名涉案被告人均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圖 來源網絡
近年來,在無人機產業迅速崛起、無人機用戶群體不斷壯大、旺盛的市場需求催生大批運營企業大背景下,我國對無人機產業的監管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無人機管理的探索之路日漸明晰。
今年6月份,宇辰網發表的文章《進展中的適航審定,漸明晰的無人機監管》圍繞適航、注冊、空域管理、運行管理、飛行執照管理等方面對我國無人機監管做了梳理。時隔半年后,我國無人機監管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在此,本文在前文的基礎上,綜合盤點了2018年的監管新動態,為廣大讀者做一次全面匯總。
2018年之新政策出臺
一、無人機經營
概述:使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開展經營性飛行活動應當取得經營許可證(載客類和載貨類經營性飛行活動除外)。
民航局發布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性飛行活動管理辦法(暫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自2018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自此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性飛行活動將有章可依、有據可查。
根據該《管理辦法》,取得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許可證,應當具備四項基本條件:
從事經營活動的主體應當為企業法人,法定代表人為中國籍公民;
企業應至少擁有一架無人駕駛航空器,且以該企業名稱在中國民用航空局"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登記信息系統"中完成實名登記;
具有行業主管部門或經其授權機構認可的培訓能力(此款僅適用從事培訓類經營活動);
投保無人駕駛航空器地面第三人責任險。
在線申請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許可證管理系統也于2018年6月1日正式上線。
登陸這個系統后,申請人在線填報企業法人基本信息、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登記號、無人機駕駛員培訓機構認證編號等信息,就可以實現經營許可證的在線申請、在線受理、在線審核和在線頒證。許可部門必須在20天內完成審查后,作出許可決定。準予許可的,申請人可在線下載并打印“電子經營許可證”,不予許可的,申請人可在線查詢原因。申請人和管理部門全程背靠背,無紙化。
二、無人機制造企業
概況:11月23日,工信部官網文件發布,進一步加強無人機行業管理,規范行業市場秩序,加快培育優勢企業,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工信部組織編制了《無人機制造企業規范條件(征求意見稿)》,予以公示以征集意見。
此次公示要求,制造企業必須具有無人機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年研發經費投入不低于當年總營業額的4%;享有所制造無人機的知識產權,擁有無人機相關的專利或專有技術,其中授權專利不少于50項(發明專利不少于3項),且3年內未出現侵權行為;企業所制造的無人機應具備敏感地區飛行限制功能和與用途匹配的感知避讓功能,并具有唯一產品編碼,滿足身份識別要求。
無人機行業已經呈現從消費為王逐步轉向多元化應用的趨勢,屆時會有更多的企業加入無人機行業,此時出臺《無人機制造企業規范條件》,不僅是提高入行門檻,也是為了間接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對未來無人機的創新持久發展意義重大。
三、《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
概述:該條例是我國首次從國家戰略層面對無人機管理與發展做出部署。
1月26日,中國民航局印發了“關于征求《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明確了微型無人機禁止飛行空域和輕型、植保無人機適飛空域的劃設原則,規定了無人機隔離空域的申請條件,以及具備混合飛行的相關要求,基本滿足了各類無人機飛行空域需求。
條例的管理對象全面覆蓋各類無人機,范圍由250克以下至150公斤以上,包含民用、警用、軍用等不同類別。條例明確,遙控駕駛航空器和自主航空器統稱無人機。
根據重量、速度等因素,無人機被分為五大類:微型、輕型、小型、中型、大型。
條例充分尊重現有的空域管理特點,在維持整體制度不變的情況下,對120米、50米的安全高度進行了突破,向輕型無人機和微型無人機釋放120米以下、50米以下的空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疏導了正常合理的飛行需求。
▲大疆GEO系統/圖 來源網絡
條例明確,除空中禁區、機場、軍事禁區、危險區域等周邊一定范圍內,微型無人機無需批準可以在真空50米以下空域飛行,輕型無人機可以在真空120米以下空域飛行。
該規定一方面督促用戶掌握必備的理論知識與實操技術,以此提升無人機的安全運行率;另一方面大大減輕了普通娛樂消費者的培訓成本負擔。
四、民航公安行政處罰裁量基準
概述:《裁量基準》以“公安要嚴打”為準則,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同時細化量化裁量標準,為民警執法執勤提供精確指導。
修訂后的《裁量基準》緊跟新形勢發展,對非法飛行無人機等新近較為突出的危害民航運輸安全與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了梳理,并根據違法情節的輕重、造成的損失多少和對運行安全的危害程度針對性的設定了處罰裁量的標準。
《裁量基準》中與無人機有關的內容:
第七條 沖闖機坪、滑行道、跑道,攔截、強登航空器,對航空器設置障礙或者放飛無人機,干擾、阻礙航空器正常運營。
【處罰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致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
(四)非法攔截或者強登、扒乘機動車、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響交通工具正常行駛的;
第十四條 違規飛行無人機
【處罰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致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
(二)擾亂車站、港口、碼頭、機場、商場、公園、展覽館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的;
聚眾實施前款行為的,對首要分子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 5 日以上 10 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處500 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 10 日以上 15 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 1000 元以下罰款:
(四)其他尋釁滋事行為。
【違法情形和處罰基準】
1、以下情形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1)在民用機場范圍內和機場凈空保護區域內,違規飛行無人機的;
(2)在警衛活動現場進行違規飛行的;
(3)出現墜地事故,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擾亂單位秩序或者公共場所秩序的。
2、以下情形處 10 日以上 15 日以下拘留,并處 500 元以上 1000 元以下罰款:
(1)未按《民用無人機駕駛員管理規定》取得資質,從事無人機飛行活動的;
(2)大型活動期間,在民用機場范圍內和機場凈空保護區域內,違規飛行無人機的。
3、有涉嫌犯罪的情形,及時立案偵查:
(1)非法飛行無人機,可能危及飛行安全的;
(2)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開展無人機管理活動中,采用暴力、脅迫方法妨礙其依法執行職務的。
五、飛手證照管理
概況:8月14日,民航局網站發布《民用無人機駕駛員管理規定》征求意見。自 2018 年 9 月 1 日起,民航局授權行業協會頒的現行有效的無人機駕駛員合格證自動轉換為民航局頒發的無人機駕駛員電子執照,原合格證所載明的權利一并轉移至該電子執照。
通告對無人機進行了分類。
通告擬對編隊運行的無人機做出規定,重量按照總重量計算;操作者個人無需取得無人機駕駛員執照。
該版本通告擬將載人無人機納入。
執照有效期及其更新。
簡單來說,除了無人機系統駕駛員自行負責、無須證照管理的三種情況外,其他情況下無人機駕駛員均由局方實施管理。
此次修訂,明確了民航局的監管地位,同時也肯定了中國AOPA在接受民航局授權,開及展無人機駕駛員證照管理,協助民航局深入創新監管模式探索中取得的經驗與成績。
自2014年相關工作開展至今,全國已經審核通過300余家訓練機構。各訓練機構已經累計培養無人機駕駛員近3萬名,極大地推動了民用無人機行業的快速發展。
2018年好事頻出,不少政策已經提上日程,不知何時能順利落地,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