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飛馬機器人將對入圍最終投票環節的10篇文章進行展示。
展示期為12月13-14日,每天刊出5篇文章。
您可在展示期間選出最為認可的文章,并在12月19-21日的投票期內為它投票。
投票期獲得票數最多的前三篇文章將位列前三名。
注意事項:
1、文章展示期僅供大家閱讀學習;
2、展示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飛馬機器人官網微信,并注明轉載出處;
3、投票期前請務必關注“飛馬機器人”官方微信,未關注用戶投票將不計入總票數;
4、投票期請勿使用任何刷票軟件,一人一票,刷票行為若被發現將取消入圍文章競票資格;
投稿單位:湖北省國土測繪院
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投稿人:龔元夫、謝菲、孟鵬燕、林昱
一、引言
傳統的礦山無證開采調查一般采用野外實測的方法,對無證開采的區域進行實地測量,該方法工作量大、時間長,需要耗費較多的人力和物力,且不能很好地估算被非法開采的礦石資源方量,因此工作效率往往會很低。
作為國際測繪領域一項高新技術,傾斜攝影測量技術(obliquephotography technique)因其能快速、高效獲取客觀豐富的地面數據信息,近年來在信息化測繪領域進行了諸多探索。該技術顛覆了以往航攝只能從垂直角度拍攝的局限,通過搭載多臺傳感器從一個垂直、多個傾斜等不同角度采集影像,獲得具有較高分辨率、較大視場角、更詳細的地物信息數據。在拍攝相片的同時,機載傳感器記錄航高、航向、坐標和飛行姿態等參數,嵌入地理信息、影像信息,使影像數據真實地反映地物情況,并能通過調整航攝分辨率,達到滿足要求的精度。
礦山無證開采調查在獲取數據的過程中就很受益于低空傾斜攝影測量這一全新的技術。目前該技術在許多礦山監測和調查中都得以應用,在不遠的將來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對于礦業領域而言或許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配置了。
二、技術路線
調查工作采用低空傾斜攝影測量技術,對礦山無證開采區域進行實地航飛和三維建模,生成高精度三維模型及對應的DOM和DSM,并制作數字高程模型DEM。在此基礎上運用挖填方操作原理計算采礦前后兩期DEM之間的地表變化差異,從而獲取礦山無證開采的礦產資源方量,再對礦區巖石樣本進行巖性鑒定和密度檢驗,確定礦石類別和密度,從而估算出礦山無證開采的礦產資源價值。整體技術路線如下圖所示。
圖1:低空傾斜攝影開展礦山無證開采調查的技術路線
三、實際作業流程
礦山無證開采調查采用低空傾斜攝影測量的方法構建礦山無證開采區域的三維模型,并生成對應的DOM及DSM,以便于后續分析工作的展開。
1、資料收集和準備
在外業作業前,首先要收集測區資料,包括控制點成果、坐標系統和高程基準參數、已有的地形圖成果與地名資料等,制定無人機航飛技術方案并申請空域,明確無人機搭載的傳感器、地面分辨率、影像重疊度、飛行航高航帶架次數、影像拍攝間隔等問題。外業工作人員按逐航帶或測區面積布設像控點,然后依照技術方案的安排,用無人機搭載多傳感器從不同角度采集地形數據。調查采用固定翼無人機獲取傾斜影像數據和POS數據。
2、低空傾斜攝影數據采集
1)硬件設備選型
調查采用固定翼電動型無人機F200進行航飛,其平臺參數如下表所示:
表1:無人機航攝平臺
采用的是SONY QX1*2型系列傾斜攝影傳感器,相機參數設置如下:
表2:航攝相機參數
2)影像獲取
調查獲取礦山無證開采區域的影像數據,依照外業航空攝影測量規范及調查需求設計航飛范圍和路線。按照技術要求,獲取4cm分辨率傾斜影像數據,其航線設計如圖2所示:
圖2:調查區的航線設計
最終礦山無證開采調查區域獲取傾斜影像共992張,將影像POS數據統一轉成西安1980坐標系,采用高斯三度帶投影方法獲取平面坐標數據,高程基準統一采用85國家高程。
3)控制點測量
為使三維模型數據滿足精度要求,需在測區范圍內布設一定數量的控制點,其坐標系統與POS數據保持統一。
3、高精度三維模型構建
將影像數據、POS數據以及控制點數據導入ContextCapture軟件中進行三維模型構建,分別經過自由網平差、刺點、帶準確控制點信息的區域網平差,最后進行三維模型重構,生成三維模型數據以及對應的DOM、DSM,其中空三加密、平差優化以及模型構建均由軟件自動處理。經過控制網平差優化后,礦山無證開采測區的誤差符合精度要求。
最終生成的三維模型數據如圖3所示:
圖3:調查區的三維模型
4、調查區無證開采礦產資源方量計算
1)無證開采礦產資源范圍提取
基于傾斜攝影測量獲取的高精度三維模型(采樣間隔0.04米,高程精度約0.15米),利用EPS地理信息工作平臺,測量被無證開采礦山的開采邊界線,采集礦產資源開采范圍,如圖4為基于高精度三維模型測量被無證開采礦山的開采邊界線的示意圖。
圖4:基于高精度三維模型獲取無證開采礦產資源范圍示意圖
沿礦產資源開采邊界的陡坎,利用EPS平臺獲取了調查區礦產資源被無證開采的范圍,如圖5所示,為調查區礦產資源被無證開采的范圍。
圖5:無證開采礦產資源范圍示意圖
2)采礦前/后數字高程模型(DEM)獲取
由于未收集到2016年數字高程模型(采礦前時間節點為2016年),僅收集2016年調查區1:2000比例尺地形圖,而根據挖填方工具數據輸入要求,需要獲取前后兩期DEM進行運算。因此,需要將地形圖轉換成DEM。
圖6:基于地形圖構建三角格網
利用ARCGIS空間分析工具集,首先提取調查區地形圖的等高線和高程,并為兩要素文件賦高程屬性;其次,根據高程屬性將兩要素文件轉為3D要素,將3D要素通過創建TIN方式構建調查區三角格網,如圖6所示,最后,采用數字模型轉換模擬的方法自然鄰域插值法,將三角格網轉換成所需DEM,如圖7所示調查區采礦前DEM。
圖7:調查區礦產資源被無證開采前山體DEM
調查區采礦后DEM是于2018面10月4日實地航飛測量,并經過后期建模獲取所得,如圖8為調查區礦產資源被無證開采后山體DEM。
圖8:調查區礦產資源被無證開采后山體DEM
3)巖石表層松散堆積物厚度估算
由于巖石經過長期風化或搬運堆積,在巖石的表層會形成一定厚度的風化物、殘積物、坡積物等松散堆積物,而這些松散堆積物對于計算實際開采巖石方量的計算有一定的影響。
巖石表層松散堆積物厚度主要通過實地采樣測量取平均方式獲得。由于礦石開采,采坑剖面可直觀觀測巖石表層松散堆積情況,通過測量采坑周圍6個樣本點位巖石表層松散堆積物剖面厚度,獲取了巖石表層松散堆積物的厚度,分別為:3.01、2.90、2.95、2.82、2.92、2.98(米),經估算,其平均厚度為2.93米。后續在進行礦石開采方量估算時應予以扣除。
4)無證開采礦產資源方量計算
通過空間分析綜合運算方式去除巖石表層松散堆積物厚度影響,然后利用挖填方工具通過計算采礦前后兩期DEM之間地表變化差異,獲取調查區礦產資源被無證開采方量。
通過設置參考剖面可直觀查看采礦前后礦產資源被無證開采的變化情況,如圖9和圖10所示。
圖9:所設置參考剖面線位置
圖10:采礦前/后調查區山體DEM剖面變化情況
根據挖填方計算結果,最終獲取礦山調查區被無證開采礦產資源儲量,如圖11中藍色部分所示,圖中紅色部分為開采過程中堆積的碎石土。
圖11:調查區無證開采礦產資源情況
5、巖性鑒定和密度檢驗
調查中實地獲取了調查區5個分散點位的礦石樣本,并送湖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進行巖性鑒定,經試驗分析,最終確定調查區礦石類別為灰質白云巖。與此同時,對5個礦石樣本巖石物理性質進行了實驗測試,根據調查取樣試驗測試報告,5塊礦石樣本礦石體重分別為2.65、2.57、2.63、2.54、2.61(t/m³),最終取礦石平均體重D=2.6 t/m³。
6、調查區無證開采礦產資源儲量計算
根據礦石平均體重和計算所得礦石資源方量,即可計算得到調查區自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被無證開采的建筑用含灰質白云巖資源儲量礦石量。
四、精度分析與評價
本次調查要求,航攝需滿足工程攝影測量規范中1:1000丘陵地的精度要求,被無證開采礦石量估算值偏差不得超過實際儲量值的5%。根據工程攝影測量規范,平面地物點中誤差和高程注記點精度要求見表3。
表3:平面地物點中誤差和高程注記點精度要求
實地選取了調查區內均勻分布的30個檢查點評定數學精度,基本等高距為1m,平面和高程誤差統計見表4。
表4:地物檢查點平面和高程誤差統計
計算如下:
平面中誤差在圖上距離為0.284mm,小于圖上0.6mm;高程中誤差小于0.5m(1/2基本等高距),被無證開采的建筑用含灰質白云巖資源儲量礦石量估算值偏差為實際儲量值的2.34%。由此可見,利用低空傾斜攝影技術開展礦山無證開采調查符合工程攝影測量規范中對基本精度的要求,保證了成果數學精度,綜合該方法省時高效的特點,適合小區域快速開展礦山無證開采調查。
五、總結與展望
本文提出利用低空傾斜攝影測量技術開展礦山無證開采調查,試驗證明成果精度達到了工程攝影測量規范要求和礦石資源儲量估算精度要求。與傳統調查工作方式相比,測量時間減少1/3以上,人員減少2/3。特別是外業采集數據階段,傳統調查方式需要根據調查區面積大小配備相應數量的調查人員,采用低空傾斜攝影方法只需3~4人,降低了調查成本,特別適用于小區域快速開展礦山無證開采調查。
目前,該方法還存在無人機飛行作業受天氣影響較大、需進行差分POS保證精度、提取無證開采礦山的開采界線過程非自動化等問題,未來相關硬件軟件難題的深入研究將為推廣低空傾斜攝影開展礦山無證開采調查的應用提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