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正式發布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首批空域,并通報首批低空空域運行規則。這是全國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首片“試驗田”,也是四川實現年底前新機制下安全首飛的重中之重。
按照規劃,劃設首批空域,重點就是要在“試驗田”里驗證全新的空域管理和運行模式,形成“四川經驗”,進而推廣到更廣區域。這是國家賦予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的光榮使命和重要責任。
在哪飛
“四點三片一通道”鎖定市場需求最迫切區域
首批空域包括“四點三片一通道”。“四點”分布于成都周邊的龍泉驛洛帶、都江堰安龍、崇州豪蕓、彭山江口4個通航機場;“三片”為都江堰-崇州、洛帶、彭山3片空域;“一通道”即洛帶-彭山低空目視通道。
省低空辦特邀專家曹坤介紹,這既是市場需求最迫切的區域,也是軍民航飛行矛盾較小的區域,全省23家通航企業有17家分布在此范圍內。
在過去傳統的隔離管制飛行模式下,各通航飛行空域如同一個個“孤島”,無法連通。首批空域劃設則創新確定了洛帶-彭山低空目視通道,“孤島”可借助通道連接起來,從而為更多低空空域實現“聯網成片”探索可行辦法。
按照規劃,空域劃設將分“三步走”。第一步是通過首批空域驗證全新的空域管理和運行模式;第二步力爭在成都周邊形成環路;第三步則是拓展到全川形成聯網成片的低空飛行空域,并將無人機逐步納入進來。
怎么飛
試行低空目視自主飛行提前1小時報備即可
根據《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運行規則(暫行)》,首批空域對所有滿足空域使用條件、遵守空域運行規則的通航用戶開放。在首批空域內飛行無需審批,只需向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運行中心提前1小時報備即可。
“以往低空飛行要先申請空域,再進行作業備案,再申請飛行備案,一般需要一個星期左右。”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空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首批空域的飛行,變審批為報備,省去前兩個步驟,效率大大提高。報備的形式也十分多元便捷,網站、APP、電話、傳真多種方式均可得到應答。
更重要的是,以往只接收企業和單位申請,個人無法申請。現在,個人的“私人飛機”也可在首批空域內報備飛行。
此外,首批空域內的飛行變現行的軍民航分塊管理為“軍地民”三方協同管理,變現行的“低空管制指揮飛行”為“低空目視自主飛行”。
怎么管
自主飛行不是隨意飛行通道暫不對無人機開放
“低空目視自主飛行”是目前全球通航飛行的主流模式。省低空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低空目視自主飛行是指航空器駕駛員在目視飛行條件下,遵守相應的空域運行規則、接受管理、通過“觀察避讓”自主判斷飛行條件,執行飛行任務,承擔飛行安全責任。“不是隨意自由飛行。”
為更好保障飛行安全,到首批空域飛行的飛機均需裝配ADS-B(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系統)等設備,以供協同管理運行中心對飛機狀態進行監控,實現低空飛行“看得見、聯得上”,讓飛行更可控、更安全。省低空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各方正積極探索,希望下一步能綜合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網格化及移動5G、北斗衛星導航等先進技術,進一步提升對低空飛行動態的掌控能力。
針對當前社會關注度較高的無人機飛行,省低空辦也給出明確答復:無人駕駛航空器可根據固定空域責任主體單位的具體要求,在固定空域內開展飛行活動。但在低空目視通道內,禁止無人駕駛航空器運行,待相關條件成熟后,可考慮無人駕駛航空器與其他航空器的融合運行。(記者 朱雪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