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層代表紛紛表示,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農業科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支撐,是突破資源環境約束的必然選擇,是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決定力量。更加依靠農業科技創新,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時代特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有了較大提升。但不可否認,相對于工業化、信息化和城鎮化來講,無論是生產效率、現代裝備水平、科技支撐水平,還是農民文化素質和收入水平,農業現代化依然是差距最大、最需要加強的一環。只有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才能加快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國夢的步伐。
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農業科技。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業科技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農業科技對農業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新中國成立初期僅為20%,2014年已經超過56%。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仍然較低,支撐現代農業發展還不夠有力。當前,我國農業生產面臨著糧食剛性需求增長與生產硬約束的矛盾、生產成本快速攀升與比較效益下降的矛盾、勞動力轉移與“誰來種地”的矛盾。在農業國際化競爭的大背景下,只有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植保無人機的出現突破了資源環境約束,確保糧食安全生產,酷農公司所運營管理的西華無人機產業園,自運營以來,舉辦無人機免費培訓班30期,培訓學員2000余人,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注入強勁新動力;酷農無人機相信,只要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加強農業無人機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堅持農科教、產學研相結合,才能為農業插上有力的翅膀、牢靠的翅膀,保證農業飛得高、飛得快、飛得遠。
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具備良好的現實基礎。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農業科技工作。特別是近幾年連續出臺一號文件反復強調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為農業科技騰飛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徂r已經建立起組織結構完整、規模最大的農業科研、教育和技術推廣服務平臺,目前,在河南、重慶、廣西、深圳、新疆等地建立無人機產業園區,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教推相結合的多元化農業科技支撐體系,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綜合分析農業科技發展的內外環境,我國發展現代農業有需求,有機遇,有條件,有基礎,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不僅非常必要,而且完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