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惡意無人機讓警方非常頭痛,如何定位和“解決”它們,成了各國研究的課題。
近期一架惡意無人機(UAVs)“故意”多次飛越倫敦繁忙的蓋特威克(Gatwick)機場上空,為了乘客的安全,機場不得不停運。情況嚴重到陸軍被招來協助警方,機場跑道經歷數天混亂后才重新開放。一段時間以來,世界各國政府一直在尋找各種方法以應對這種“惡意”無人機。那么目前有哪些解決方案呢?下面我們看一看,這里面有的很高科技,但也有的很傳統。
使用雷達和“干擾”系統
可用攝像機,雷達和射頻傳感器檢測或定位惡意無人機。將該技術集成到現有機場系統中,覆蓋面達數英里,在完成定位后,即可以“阻塞”無人機與其操作員之間的聯絡,迫其啟動故障模式,回到出發的地方。量子航空(Quantum Aviation)公司開發了該技術,2012年倫敦奧運會時啟用了它以對付惡意無人機。用“槍”把無人機打下來
當然,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擊落這些無人機。但這次在機場處理無人機問題的警察不愿使用子彈,因存有流彈風險。然而,許多公司生產了手持式或肩式槍管,可向惡意無人機發射網罩,將其套住,阻止螺旋槳旋轉,從天空迫降。
英國工程公司OpenWorks還發明了一種大型火箭筒,可精確地發射網罩和降落傘。該系統已發放給亞洲,歐洲和北美的安全部隊和政府機構。
安全公司還找到一種用無人機攔截無人機的方法,可由警方的無人機鎖定惡意無人機,發射網罩并在半空中摧毀它。這類系統于數年前在韓國冬季奧運會上部署,三年來東京警方一直在使用。法國也使用了這種技術,證明了配備網罩的無人機能捕獲另一架。
可擊落無人機的激光器
激光是另一種選擇:美國和中國都已經嘗試過可于幾秒鐘內擊中目標的激光技術。波音公司開發了一種高能激光射束,可于數里之內定位并摧毀小型無人機。據說也使用了紅外攝像機,能在低能見度,比如大霧的情況下使用。今年早些時候,中國在哈薩克斯坦武器展上展示了激光槍。 號稱“沉默的獵人”,幫助警方以“高精度”攔截無人機和其它小型空中目標。
經過特殊訓練的老鷹
與此同時,荷蘭已經發現應對高科技問題的低技術方案。那里的警察訓練老鷹用爪子鎖住螺旋槳,迫使“敵對”無人機下降。訓練員說,老鷹以為無人機是獵物,放出后直撲目標。據悉,荷蘭警方是世界上第一個采用這種方法的。
當然,除了技術手段,各國也在出臺法規,監管無人機的使用。在英國,機場或其邊界1公里內無人機飛行已屬違法,但其它國家的規定各不相同。在美國,無人機要在距機場8公里范圍內飛行,則須提前通知空中交通管制。現在美國所有的大型無人機也必須注冊。在加拿大,無人機不能在任何機場、水上飛機基地或飛機起降的區域5.6公里內飛行。直升機場減少到1.9公里。類似的法律也適用于瑞典。◇
責任編輯:朱涵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