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先無人機空域管理平臺AirMap近日聯合Alphabet旗下子公司Wing以及Kittyhawk.io公司公開演示如何利用InterUSS平臺™進行無人機網絡遠程身份識別。
InterUSS平臺™進行無人機網絡遠程身份識別/圖 來源網絡
此次成功試飛演示展示了InterUSS遠程身份識別解決方案無需構建其他額外設施或技術即可協助聯網區域內的無人機飛行操作。AirMap、Wing及Kittyhawk.io均為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低空授權和通知能力’計劃(LAANC)的無人機系統服務供應商(USS),獲授權在美國受控空域內操作無人機飛行。
演示期間,數臺大疆(DJI)和Wing無人機在受控空域內同步飛行,且每臺無人機分別連接至不同的無人機系統服務供應商(USS),并通過開源InterUSS平臺的分支進行數據交互。
無論無人機連接至哪一個無人機系統服務供應商(USS)平臺,演示員均可利用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對其附近的無人機飛行進行實時可視化監管。InterUSS系統僅共享安全信息,以保護操作員和消費者的隱私。
Wing無人飛行系統交通管理部總監Reinaldo Negron表示,“行業協作是無人飛行系統操作發展的核心推動力。為此,業界積極展開合作,開發出這款免費開源且可即時部署的網絡遠程身份識別解決方案。”
全球空域相關機構一致認為,無人機遠程識別是廣泛實現先進無人機操作的先決條件。然而,如何在構建并實施遠程識別系統的過程中避免給無人機操作員帶來額外負擔或侵犯其隱私權,業界還未達成共識。
網絡遠程識別系統可通過各個無人機所屬的無人機系統服務供應商(USS)平臺驗證其操作員的身份,無需任何其他信息或設備即可提供無人機操作員的可靠身份信息。網絡遠程身份識別解決方案無疑是讓無人機飛行變得更加透明、可靠的最高效便捷方式,從而為高度網絡化地區的民眾提供更有價值的個性化服務。
網絡遠程身份識別系統亦非常靈活。隨著各種新安全需求的出現、技術方案的改進,網絡遠程身份識別解決方案可讓業界和操作員更加快速、便捷地采用全新標準并解決實際問題。
在網絡覆蓋較為薄弱的偏遠地區,不同無人機輸出的遠程識別數據可整合至同一網絡遠程識別應用程序。這種情況下,無人機將使用集成式地面控制站或蜂窩追蹤裝置進行信息共享。AirMap無人飛行系統交通管理平臺(UTM)可支持聯網和脫網廣播式遠程身份識別功能。
AirMap公司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Ben Marcus表示,“在部署無人機自主運輸等大規模無人機操作之前,我們需要確保相關監管機構以及公眾能夠輕易辨別出某臺無人機是合規無人機還是需要強制干預。AirMap Drone Aware及其他同類網絡遠程識別應用可借助本地廣播方案的增強作用,幫助空域管理者執行航空法規,同時培養公眾對無人機的信任度,并保護無人機操作員的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