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構建一個安全、有秩序的無人機飛行環境,全面、實時的空管系統不可少。無人機空域管理平臺 AirMap 與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 Wing 及無人機飛行管理平臺 Kittyhawk.io 合作,展示在 Google 開源平臺 InterUSS 上專為無人機而設的「網絡遙距身份識別程式」,實時顯示附近的無人機操作。


▲ 這是一個網絡遙距身份識別方案。
開源 InterUSS 平臺交換數據3 間公司日前共同示范,當幾架 DJI 和 Wing 的無人機在受管制空域中飛行時,每架無人機分別連接至不同的無人機飛行服務供應商,并通過開源 InterUSS 平臺的分支交換數據,第三方即可透過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式,實時看到 1 英里范圍內有何被影像化的無人機正在操作,就像看見車輛的車牌般,還可以知道其飛行高度、速度等。
促進透明、負責任無人機操作
從示范可見,以無人機飛行服務供應商認證操作者身份,讓網絡遙距身份識別程式在不需額外的基礎建設或資料下,就可提供無人機操作者的資訊,促進透明和負責任無人機操作,也讓網絡覆蓋完善的地區提供更多具價值及個人化的服務。系統只會共享安全資訊,以保障操作者和消費者的私隱。

每架無人機分別連接至不同的無人機飛行服務供應商,并通過開源 InterUSS 平臺的分支交換數據,第三方即可透過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式看到 1 英里范圍內有何無人機正在操作。
助空域管理者執行航空條例
AirMap 聯合創辦人及主席 Ben Marcus 表示:「廣泛應用自動化無人機運輸前,我們需要確保監管機構和公眾可以輕易辨識某架無人機屬于良好操作者,還是屬于需要被干預的操作者。」他指,網絡遙距身份識別程式有助空域管理者執行航空條例,同時建立公眾對無人機的信心,當然也會保護無人機操作者的私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