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成都縱橫”)發布消息稱,將于3月21日在成都,舉行首屆縱橫工業級無人機開發者大會(JOUAV UAS Developers Conference)。
成都縱橫是國內工業級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的首創者,每年春天會召開新品發布會。今年,成都縱橫將“發布會”改為“開發者大會”,是否會給無人機行業帶來驚喜?
工業級無人機的春天?
“今年我們會發布標準版本和開發者版本的無人機,供不同的任務需求和場景使用。” 據成都縱橫市場部黃經理介紹,此次開發者大會,成都縱橫將發布新的軟件產品與技術、二代CW-007大鵬等。同時,成都縱橫還邀請了高光譜、微型合成孔徑雷達等工業無人機前沿科技載荷相關專家,進行技術分享。
雖然現在距離成都縱橫工業級無人機開發者大會開幕,還有1個月的時間,但外界對今年的大會早已非常期待。CW-007大鵬無人機是成都縱橫的明星產品,于2018年成都縱橫新品發布會上發布,為當時國內最輕量級的工業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據不少熟悉成都縱橫的業內人士猜測:即將發布的二代CW-007大鵬無人機產品,在設計、結構和載荷等方面,應該會有大幅度升級。
作為工業無人機行業的佼佼者,成都縱橫在工業級無人機領域,首次引入開發者概念,對2019年工業級無人機的行業趨勢、相關系統的發展方向在哪里,以及新技術背景下該如何準備和應對,都是一種窺探。
肩負重任:水利行業表現不俗
在水利行業,大鵬無人機的表現讓人點頭稱贊。
2018年7月,黃河流域雨量充沛,上中游洪水接踵而至,黃河防總科學調度小浪底水利樞紐,騰庫、攔洪、削峰,以211.77米的水庫庫水位,刷新了水庫運行的最低水位紀錄。低水位正是了解庫區地形等情況的最佳時機。
黃河流域水文應急監測總隊,使用6架無人機參與小浪底水庫全地形測量,其中剛剛購進的大鵬CW-20型油電混合無人機,就成為執行任務的“王牌”。該機具有垂直起降、速度快、續航力強等優勢,肩負著將近50%的測量任務,僅需起飛12架次,就能完成近300平方千米的作業。
CW-20大鵬無人機,參與小浪底水庫全地形測量
大鵬無人機的航拍圖片,經過黃河流域水文應急監測總隊內業人員后期處理,變為1﹕2000地形圖(DLG)、正射影像圖(DOM),建立庫區數字高程模型(DEM),以更精確地計算水位、容積、面積關系,為今后黃河防汛科學調度提供準確的基礎數據支撐。
為了編制“一河一策”、全面了解河湖情況,2018年3月,方宇勘測有限公司利用CW-30搭載五拼相機進行作業,1個月時間共計飛行13架次,總航程2831Km,飛行了楊河、雙咱河、賈魯河等7條河道,河道總長度130.3Km,飛行面積152.6平方公里。
圖為CW-30大鵬無人機
同時,方宇勘測的一架CW-20搭載五拼相機也在同時作業,共計飛行17架次,總航程2489Km,對轄區內9條河流進行了影像獲取,河道總長度70Km,飛行面積110平方公里。
四次效率革命,成為行業發展風向標
近年來,很多業內專家認為,隨著無人機在泛測繪領域的大規模應用,現有的無人機產品已經達到了功能的最大化,亟需下一次技術和應用革命,以適應更多的市場需求。
回顧成都縱橫的發展史,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看到,每年成都縱橫都通過發布新產品和技術,來改變泛測繪這個古老而傳統的行業。
2010年以前,當時無人機的主流飛控自動化程度不高,起降階段需要飛手手動操作,空中采集配平姿態和舵面,對飛手的技巧要求非常高。2010年,縱橫發布小型油動無人機飛控AP-100,之后陸續發布MP-100、NP-100等飛控與導航系統,大幅度降低對于無人機飛手的要求,這對泛測繪行業無人機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成都縱橫自主研發的飛控產品
2015年,縱橫發布了行業內第一款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CW-20大鵬,徹底改變了無人機的使用方式,擴充了行業想象空間。
CW-20大鵬無人機
2017年,縱橫在北京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發布了CW-10C 1:500免像控系統,其外場作業無需地面像控點,航測的周期大大縮短,對專業人員的依賴程度也下降,由此確立了縱橫在航測領域領跑者的角色。
2018年,縱橫發布了全國最輕的工業級無人機CW-007,從重量和價格上再次革命,為中小企業/單位提供了一個高效的選擇,引爆了大量市場需求,也是縱橫致力于打造行業基礎工具的第一步。
2018年3月,成都縱橫發布的CW-007大鵬
從降低飛手要求的民用飛控,到徹底改變固定翼無人機的使用方式,確立垂直起降的霸主地位,從消滅外業像控點到積極打造行業基礎工具,成都縱橫在無人機行業為用戶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技術創新。
任斌的“基礎工具論”:讓天下沒有難用的無人機
作為國內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的首創者,短短4年時間,成都縱橫已經具備7-100公斤級別工業無人機完整的技術儲備和成熟的產品系列,覆蓋了各行業的應用需求。
“2016年,我在公司內部的會議上,曾經提出讓無人機應用于各行各業,成為基礎工具,讓天下沒有難用的行業無人機。” 成都縱橫董事長任斌認為,無人機用在水利行業就是水利無人機,用在測繪行業就是測繪無人機,無人機平臺,只是一個工具。
成都縱橫部分無人機
3年過去了,任斌的觀點更加堅定。但是他認為關于無人機的實際應用,很多行業仍然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 “無人機除了在軍用和消費級這兩頭的應用場景清晰,有剛需之外,工業級無人機70%以上的應用場景都不清晰,市場還處于開發階段。”
“這說明在成為基礎工具的道路上,大鵬要加速了。” 據任斌透露,雖然目前大鵬系列無人機的市場占有率很高,但縱橫的發展遠遠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
價格不能成為工業級無人機普及的“攔路虎”
日前,業內傳出風聲,2019年成都縱橫CW-007大鵬系列無人機的價格,有了較大幅度調整。作為一家以高品質和高價格著稱的企業,關于成都縱橫的這個消息,引發了市場多方的猜測。
對于各方猜測,任斌表示,縱橫大鵬的最終目標是讓大鵬無人機成為基礎工具,帶動行業整體效率的提高,價格不應該成為用戶和廠商之間的“攔路虎”。
任斌舉例說,2015年縱橫開始做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產品發布2年后,發現國內幾乎所有廠家都開始做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了。“那時候我就開始思考,無人機要成為基礎工具,價格就不應該成為準入門檻。”
當被追問今年CW-007大鵬的具體價格時,任斌賣起了關子,“我們的研發成本和制造成本還是相對較高,根據目前已經出貨情況來看,CW-007大鵬二代測繪型無人機的價格應該在10萬以內。”
抓住機遇
政策利好助推無人機成為國家戰略
今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月兩次提及無人機發展,特別強調,“要加快科技安全預警監測體系建設,圍繞人工智能、基因編輯、醫療診斷、自動駕駛、無人機、服務機器人等領域,加快推進相關立法工作。”
其實,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圍繞科技與創新多次發表過一系列令人振奮的講話,并談及與無人機有關的人工智能重要性及其發展路徑。
工業級無人機經過幾年的醞釀和發展,也將在2019年迎來新的發展預期。新年伊始,在即將舉辦的縱橫首屆工業級無人機開發者大會上,成都縱橫又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技術驚喜呢?
3月21日,我們拭目以待。
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為“四川省優秀民營企業”、“成都市百強民營企業”,產品榮獲國際先進水平科技成果評價。
公司的飛控與導航系統曾為J-20、Y-20、C919、AG600、海鷗300等飛行器提供驗證平臺,處于國外對華禁運同等水平;作為國內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首創者,大鵬系列無人機可實現7-100kg自重、1-20kg任務載荷、航時1-8小時,穩定性和可靠性強,全程自主飛行,首次突破固定翼無人機定點懸停、移動平臺精準起降等高難度技術,集成自主開發的任務設備,廣泛應用于水利、測繪、能源、警用安防等領域。
成都縱橫工廠外景圖
原標題:無人機成為水利測量的“王牌”,價格不應該成為準入門檻